...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大枣(六枚擘)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此合桂枝小柴胡二方.而各取其半.用以和解太阳少阳各半之邪.经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
...目录 《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 《备急千金要方》枳实薤白桂枝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枳实薤白桂枝汤 《医宗金鉴》枳实薤白桂枝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枳实薤白桂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处方】枳实3克 ...
...目录 《刘志斌方》新方桂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刘志斌方》:新方桂枝汤【处方】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
...目录 《周德瑛方》玉屏桂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周德瑛方》:玉屏桂枝汤【处方】炙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芍9克,桂枝6克,赤芍10克,鬼箭羽16克,地龙10克,蝉衣6克,大枣4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健脾益气,...
...虚汗出,津液不得濡润而成。方中用桂枝汤外解风寒,加入栝楼根甘寒润燥而通津液,并且善通经络。配合成方,可收解表生津并重之效,表证解,津液通,经脉濡,而痉亦自愈。【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卷上:栝楼桂枝汤【别名...
...出。虽有热邪。势必从阴而后厥逆。故厥阴篇中。有厥深热深之例。以振发传经之变端。病邪至此。最为紧迫。医者苟无成识于胸中。临病将何措指。南阳先师乃毫不以厥逆为意。仍取太阳例中桂枝汤方。加入当归协济芍药。以护厥阴之营。细辛引领桂枝。以为厥阴向导。...
...闫某,40岁。前年病阳痿,讳疾忌医,自买男宝、龟龄集,久服无效,不得已来诊,余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获愈。今春旧病复萌,或不能举,或举而不久,复来求诊。余未予细察,便复蹈故辙,拟前方付之。服之八剂,毫不见效,执方来询,始知又犯守株待兔之错。诊...
...《伤寒括要》桂枝汤桂枝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太阳中风.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者.此方自汗.风邪干卫者.乃为相宜.仲景以解肌为轻.发汗为重.故汗吐下后身痛者津液耗也.虽有表邪.止可用桂枝解肌也.内经曰....
...】乌头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乌头桂枝汤(《普济方》卷二四八)。【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葱。【摘录】《外台》卷七引《伤寒论》...
...桂枝汤,其方原为治中风而设也。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缓脉与迟脉不同,脉搏以一息四至为准,脉迟者不足四至,若缓脉则至数不改似有懒动之意),名为中风。 《伤寒论》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脉法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