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川与针灸逢源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甲乙经经穴异同并参考伤寒杂病方书而著成针灸逢源一书。 针灸逢源全书共六卷卷一为灵枢经文卷二为素问经文两卷共摘引内经原文及名家注疏达百余篇以阐述针灸要旨作为针灸医学理论基础;卷三为群书荟萃撷取历代针灸专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63.html

华佗与华佗针灸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潜心钻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扁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2.html

藏医学说——西藏医学史上两大学派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藏医学说——西藏医学史上两大学派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派和南方派如同日月两大学派。 这两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阐释。同时结合自己具体特点对独特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53.html

急症针灸简史与现状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宋代 针灸并倡 宋代在针灸治疗急症上成就大致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进一步探求急症灸治理法 宋代灸法仍占主导地位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急症灸治专著备急灸法。当时一些医著和针灸著作如窦材之扁鹊心书、许叔微普济本事方、王执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7.html

道光帝禁针诏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改为9科针灸仍为其中之一科。政府还多次翻刻针灸名著针灸大成。所以说清代前中期针灸虽然不再像明代那样名著迭出但依然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帝位传到了道光清朝第八位君主情况骤变…… 一个看似平庸皇帝却成为中国历史“分水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9.html

“儒医”由来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格物致知之一事。”其也是弃儒从医代表人物之一。其后清代兵部尚书、湖广总督吴其浚宦游所到之处广收植物标本绘制成图编成植物名实图考我国第一部大型区域性植物志对植物分类学及本草学均较大参考价值。 此外儒医之说还适应了相当一部分落魄...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60.html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这些古代医籍能够刊行流传至今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经校正医书局重修、刊行医药书籍现在可知:1、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后改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张仲景伤寒论;4、...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2.html

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戴思恭_【中医宝典】

...戴思恭字原礼号复庵生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卒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 戴思恭家传学儒并数世业医。据浦阳建溪戴氏宗谱记载自第14世行医始。戴思恭为第18世除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69.html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这些古代医籍能够刊行流传至今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经校正医书局重修、刊行医药书籍现在可知:1、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后改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张仲景伤寒论;4、...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3.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9.html

共找到1,181,0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