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国作品特点

...,各名于世。"可见对高观国词历来评价甚高。其词如"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玉楼春〕),有柳欹花□风致。又如"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吟思怯,暮云重"(〔贺新郎〕《赋梅》),亦清隽可喜。不过他有的作品,如"古驿烟寒...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644.html

李白轶事:黄鹤楼搁笔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36.html

孟郊作品

...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490.html

李白相关研究_诗人_【文学360】

...中国李白研究会是文化部下属全国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87年11月4日。现有会员189名,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另有香港、台湾等地客座会员19名。会址设在李白生前多次马鞍山李白研究所所著书籍驻足之所和死后长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045.html

高適与李白

...天宝三、四年间,李白认识了高适,他们相从赋诗,又曾到汴州漫游。感情至深,甚至到了“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程度。“安史之乱”爆发时,高适善于抓住机会,表现政治才能,他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陷后奔赴正在向西行玄宗,陈述败亡前因后果,在...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915.html

李白晚年_诗人_【文学360】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 第二年,李白投奔他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当县令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010.html

阿鲁威作品风格

...作品,其风格多雄浑或悲切凄凉。他散曲被多种版本所收,流传较广。...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864.html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作品。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840.html

李白生平_诗人_【文学360】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朝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白少年时代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018.html

李白鉴赏_【古诗文大全】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7314.html

共找到847,4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