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贡献与评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成...
...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佚事】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为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
...相传李时珍的老家有一庸医,此人不学无术,可是却假充斯文,开口《伤寒论》,闭口《药性赋》。这位庸医家财万贯,更有藏书之好,他平时不惜重金,购买天下医书,以此来炫耀自己。 李时珍家境贫困,有时仅维持温饱而已,再加上常常为贫穷患者义诊施舍,因而...
...平江士人徐赓、习业僧寺.见室中殡宫.有妇人画像垂其上.悦之.才反室.即梦妇人来与合.自是夜以为常.未几遂死.家人有尝闻其事者.至寺中踪迹得之.其像以竹为轴.剖之.精满其中.□志几□说....
...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中文名称:本草纲目 英文名称:...
...李时珍查看药渣的事,传遍了附近的村庄,人们纷纷把江湖郎中配制的草药和煎完的药渣叫李时珍鉴别。 相传明代名医李时珍一天外出采药,看到一个村庄田园荒芜,无人下地劳动,一问得知原来这个村的人都患了病。在一个茅草屋里,他看见一位老人正在床上呻吟,...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当地名医,曾封太医院吏目,着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兄名果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当地名医,曾封太医院吏目,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