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庐山采药,住在东林寺。一天一个右腮红肿的小和尚,忍着剧烈的牙痛喃喃念经,只见老和尚取过一枝干枯的草药给他含在嘴里,顿时肿消痛止。李时珍惊诧不已,连忙向老和尚请教。原来这种神奇的药草,是生长在锦绣谷中的一种常绿小灌木开的花。为了寻找这...
...有所隐蔽,不为人知;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佛教指隐密深奥之法 secret;clandestine;in secret;classified 秘密活动 秘密情况 国语辞典 隱密的。 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既然如此,索性祕密些我倒也...
...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
...李时珍的贡献与评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成...
...李时珍编著《濒湖脉学》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43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该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
...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李时珍逝世后遗体被安葬在蕲州城东。到今天为止,蕲州一带的中医每年清明都要到墓地朝拜,许多人常把坟头的青草带回家以消灾灭病。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1954年,将其坟墓列为全国...
...相传明代名医李时珍只好让大家把药渣倒在村前的路口上,一个个摊开放好,逐个查看,拣出真药,扔掉假药、劣药,并教大家如何识别伪劣中草药,防止再上当受骗。从此以后,病人就把煎服过的药渣倒在路口处,盼望过路的良医识别真假,于是这个风俗就盛行起来。...
...李时珍(1518-1593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有一天,他出诊回来,渔民老庞风风火火地赶到他家里,说妻子得了急病,服了一个江湖医生的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厉害了。 李时珍背起了药箱子,马上来到老庞家。他认真地看了江湖医生...
...《李时珍·本草纲目》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的太医生涯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编著《濒湖脉学》 李时珍纪念馆 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的小说《李时珍》 李时珍的影视作品 李时珍的生平 李时珍的行医生涯 李时珍的著作 李时珍的贡献与评价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