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筱山 简历_【中医宝典】

...石筱山(1904~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江苏无锡人。年少时,曾就于读于神州中医专门学校。后秉承家学,侍诊于父石晓山先生案侧。约于1924年临诊,事伤科,兼针、外科。1929年起与胞弟石幼山先生共设诊所。 1925年任上海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69.html

苏颂 简历_【中医宝典】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原籍为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因同安旧属南安县,故有称其为南安人。苏颂之父苏绅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为官润州丹阳(今属江苏),死于任上,苏颂因随父徒居丹阳,故亦自称丹阳人。 苏颂幼承家教,勤于攻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77.html

朱震亨 简历_【中医宝典】

...朱震亨正是用这种被众医斥之为离经叛道的方法治愈了许谦的痼疾。四方求治者、求学者盈门不绝。朱震亨总是有求必应,不避风雨,致使贴身仆人均难受其苦,怨声不绝。 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临终前没有其他嘱咐,只将随他学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87.html

徐大椿 简历_【中医宝典】

...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大椿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伤寒类方》(1759)及《内经诠释》、《六经病解》等,虽曰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20.html

昝殷 简历_【中医宝典】

...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  此外昝氏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他的食治医方多具取材容易、价廉效验之特点,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今亦存。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5.html

万全 简历_【中医宝典】

...万全(1495~1580),又名全仁,字事,号密斋。湖北罗田人。祖籍豫窜(今江西南昌市)。祖父杏城,以幼科闻名乡里。父菊轩,因兵荒定居罗田大河岸,以幼科名,“远近闻而颂之”。万氏因科举失意,乃矢志医学。 万氏广纳前人经验,继承家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03.html

高武 简历_【中医宝典】

...科正宗》4卷,还有《射学指南》、《律吕辨》、《发挥直指》等。 高氏为订正穴位,亲制针灸铜人模型三具,男、女、童子各一,在针灸史上针灸史上是少见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04.html

崔知悌 简历_【中医宝典】

...调露元年(679)官至户部尚书。 崔氏素好岐黄之术,于政事之暇,喜从事医疗活动。擅长针灸,临床诊治,审病制方颇多新意,其著述以《骨蒸病灸方》最为著名,被收入《外台秘要》中见其梗概。另有《崔知悌集》五卷,《法例》二卷。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57.html

王士雄 简历_【中医宝典】

...辑要》、《言医选评》、《古今医案选》等,传另有《鸡鸣录》《圣济方选》《舌辨》《柳州医话注》、《愿体医话评注》等。 士雄晚景凄凉,颠沛流离,避居秀水(今浙江嘉兴)濮院镇,同治七年(1868)殁。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32.html

王叔和 简历_【中医宝典】

...以及是否如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所言为张仲景之亲授弟子,尚未有定论。 王氏著述《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47.html

共找到744,0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