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古方诗括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归,血须还血药医,热者批∶热者唐本作夏有赤芍当归尾,小芎生地始相宜。见七卷二陈汤要橘半陈,茯苓甘草姜煎温,血虚合上物药,气虚更宜合四君。见七卷六郁陈皮半夏芎,茯苓苍术砂仁充,山栀香附子甘草,姜煎加减在心中。见七卷上方诗...

http://qihuangzhishu.com/346/1137.htm

本草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张氏药性类明〕通行本。作药证类明。医藏目录二卷 存〔吴氏维贞药性大全〕医藏目录十二卷 存〔皇甫氏本草发明〕医藏目录六卷 存自序曰。医之为道。莫要于识药性。药性明。斯能处方用药以印。如尺度权衡以应物。而毫末不爽焉。医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16-1.html

通用古方诗括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煎服,痘出不快须臾充。 见八卷解毒防风汤地皮,荆芥鼠粘芍枳 ,等分水煎发痘证,壮热气弱用之宜。 见八卷消毒饮内君牛蒡,荆防甘草升麻党,热加犀角与黄芩,加减在曾修纂。牛蒡子一钱二分,荆芥二分,甘草分,防风、升麻各三分,水煎温服。治...

http://qihuangzhishu.com/346/1136.htm

咳血挟痰_《广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吐血止,而后嗽中血出如线,引胁下时痛,日渐羸瘦,此由悲忧伤肺。肺主气而血随气,伤则血无所主,故始则暴去,后随而上下。脉缓小可治,细数加急者不治。《鸡峰》热壅于肺能嗽血,久嗽损肺亦能嗽血。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已,损于肺者难治,已久...

http://zhongyibaodian.com/zabingguangyao/483-8-3.html

本草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张氏药性类明〕通行本。作药证类明。医藏目录二卷 存〔吴氏维贞药性大全〕医藏目录十二卷 存〔皇甫氏本草发明〕医藏目录六卷 存自序曰。医之为道。莫要于识药性。药性明。斯能处方用药以印。如尺度权衡以应物。而毫末不爽焉。医道...

http://qihuangzhishu.com/485/27.htm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暑证治 附诸方 暑治例 附∶暑风 附∶疰夏 湿 中湿论 中湿证治 附∶诸贤论 附诸方 附∶瘟疫 瘟疫方论 岭南诸 附∶运气证治 卷之\风缓附痿证 风缓方论 风缓证治 附∶痿证 痿证方论 历节风 历节风方论 历节风证治 附诸方 附∶...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zhaizhizhifanglun/index.html

阴疮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妊娠、产后、,共计三十六证。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手少阴脉动神门在小指后,掌下高骨间,足少阴脉动太溪在足内踝后。此少阴脉,即尺中也。尺脉滑而数者,水寒土湿,生气不遂,木郁于水而生下热也。前...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661.htm

痹痛在厥阴太阴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五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要点是上有口干或口苦,下有便干,外有逆。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如从脏腑、经络角度作解,本方证当有脾虚、脾寒或太阴虚寒,其用方重要指征之一就是便溏。但冯世纶依八纲释六经,认为本方证当有便干,即148条所说“阳微结”。《胡希恕讲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616.html

桂林古本《伤寒论》简介_《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部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另有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伤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1-0.html

郑钦安1804-190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精研《伤寒论》,谓六经辨证可愈外感,亦可治内伤。着《伤寒恒论》十卷1869年,释方辨脉,颇切实际。又撰《医法圆通》1874年、《医理真传》...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17.htm

共找到407,6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