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吴鞠通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嘉言《寓意草》,自述其所治验,而不以医案名;叶天士《临证指南》,盛行吴越间,市医浅学,奉若科律,然中多门弟子伪托,不皆出于天士。故纯驳互见,胶柱鼓瑟,贻误后来,识者病焉。淮阴吴鞠通氏,以医名大江南北,所着《温病条辨》,为吴又可之诤臣,下导...

http://qihuangzhishu.com/659/2.htm

古今医案谈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淳于意治疗疾病的25个医案,不仅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我国医学史上最古的、比较完整的医案,就是在世界医学史,也是现存最珍贵的历史资料。 宋代以前,书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0.html

曹镗胸膈不畅_《孙文垣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予曰∶其脉两寸洪滑搏指,两关微弦,两尺微弱,《难经》所谓溢脉也。九月深秋,木凋零时也,不宜弦大,大则盛下虚,至二月木旺,木能生火,火木性皆升不下,下无真阴以相济,是有阳无阴,有升无降,《内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以...

http://qihuangzhishu.com/668/33.htm

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_【中医宝典】

...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也有介绍,认为验尸前必须要洗罨,用皂角洗尸体后,再用糟醋洗罨,可防止检验时细菌感染。 通过以上这些记载的内容,可以了解宋代法医学的辉煌成就,在同一时代,欧洲的法医学还处在黑暗时期,到18世纪他们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5.html

实下虚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表实证。通常指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又称“盛下虚”。一方面出现腰膝酸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另方面又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72.html

廖濬泉医案——邪犯肺胃,疹后阴伤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痧白喉总论》论之甚详,云:“经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酿成疫疠之邪也。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亢,于是发为烂喉丹痧。”由于此病为疫疠之邪犯于肺胃,熏蒸营血而成。因此,常有表邪未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27.html

朱瑞群_论文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朱瑞群运用黄芪十法 出处: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第1页摘要:⒈ 补肺固表黄芪归肺脾经,故长于补肺益气,固表止汗。常以黄芪配桂枝、白芍、姜、枣等治疗体虚易感患儿。⒉ 健脾配益肾黄芪健脾益气力专,脾运健旺则先天肾气得以充养,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uruiqun/587-2-7.html

《旧德堂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旧德堂医案》提要 《旧德堂医案》序 自叙 小叙 《旧德堂医案》正文 ...

http://qihuangzhishu.com/1246/index.htm

——忧思伤脾气机结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以来,有“忧思伤脾”的说法。在《续名医类案·郁症》中有一则经典的医案,讲述一个女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出嫁不久母亲突然去世,这个女子思念母亲忧愁过度,以至卧床不起,气息恹恹,诸药不效,当时的名医韩世良诊视后,认为她是忧思成疾,非单纯药物所能治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13.html

实下虚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邪气实于上、正气虚于下的证候。和下是相对而言。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复感寒邪,一方面有腹痛、大便溏、肢冷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因寒邪外束肺卫,也可出现恶寒、头项痛、喘咳等相对属于的表实证。通常指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又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angshixiaxu-63.html

共找到308,1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