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之红斑1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红斑的形象为:初起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玫瑰红色斑点,或稍高于皮肤之斑丘疹,逐渐扩大增多,中央转淡褐色,有细薄鳞屑形成。 关键词:红斑。 红斑的形象为:初起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玫瑰红色斑点,或稍高于皮肤之斑丘疹,逐渐扩大增多,中央转淡褐色,有细薄...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60.html

舌质之舌态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痿软:是指舌体痿软无力,。伸卷不灵,多为病情较重。久病舌体痿软,舌色淡白,属气血两虚,筋脉失养;痿软色绛,舌光无苔为肝肾阴液枯涸;突发舌体痿软,色红绛少津则为热灼阴液。 (2)强硬:舌体板硬强直,活动不利,言语不清,称舌强。舌强而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49.html

第十章第三节诊断方法_【中医宝典】

...壮医诊断重视目诊,多种诊法合参,包括问诊、闻诊、脉诊、甲诊、指诊、腹诊等。 中医诊法包括、闻、问、切四大法,注重"四诊合参"。 藏医诊法包括问诊、尿()诊、脉诊(触诊) ......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50.html

中医皮肤之腰背麻疹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腰背麻疹的形象为:出疹初为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后呈暗红色融合成片,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疹褪后有糠秕样脱屑,留有色素沉着,约半月后消失。 关键词:腰背麻疹。 腰背麻疹的形象为:出疹初为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后呈暗红色融合成片...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75.html

小儿指纹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指纹,是浮露于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观察小儿指纹形色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指纹诊法”,仅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故与诊寸口脉意义相似。指纹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近掌部的第一节为“风关”,...

http://qihuangzhishu.com/92/13.htm

诊法的奠基人--扁鹊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四诊法”(、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扁鹊,对四诊法的形成与确立,曾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扁鹊,原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m6)州(现在河北省任丘县)人,关于他的出生年月,有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99.html

望诊——舌_【中医宝典】

...舌是通过察看舌质和舌态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的变化测知病情变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诊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质(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 1)舌质:从舌质外观,测知脏腑病变。一般以舌尖诊心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7.html

诊法论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叔和《脉经》,又未可为全璧。是以学者,当宗法《灵枢》、《素问》,及仲景《平脉》、《辨脉》诸法。《灵枢》有缓、急、大、小、滑、涩之提纲,《素问》有左右、前后、上下之诊法,盖以形身之上下四旁,以应天地六合之道。又三部九候之法,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5-18.html

中医皮肤之火疖,毛囊炎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火疖,毛囊炎的形象为:下颏有如米粒大的红色结节,顶端形成白色脓栓。主病:脏腑蕴积湿热,发于皮肤。 关键词:火疖,毛囊炎。 火疖,毛囊炎的形象为:下颏有如米粒大的红色结节,顶端形成白色脓栓。 主病:脏腑蕴积湿热,发于皮肤。 病例:疖病(多发...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62.html

诊法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盖闻道原于天.而具于心.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虚至灵.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窍开于舌.其经通于舌.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舌.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约而言之.大纲有五.一曰形容.二曰气色.三曰苔垢.四曰津液.五曰部位.五者分论.则其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8.html

共找到81,6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