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神气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病虽轻亦难治。 4.情志与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宝命全形论再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强调一曰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摘要:由于受P·诺吉尔胚胎倒影的耳穴图的影响,有的耳穴工作者将生物全息作为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但生物全息无法解释许多有效治疗点,它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影响了耳穴诊治发展。黄帝内经中有"耳为宗脉之所聚"的记述。 尉迟静通过对超感型经络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0.html

黄帝的名义创造了一个“有效期”最长的医学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古代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方法。该书奠定了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但这本书并不是由黄帝所编纂,而是一本托名之作。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用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来阐释生命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83.html

王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次注黄帝素问,其中多有精辟见解,发古人所未及,于后世深有启迪,如有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说,对后世命门学说提出和形成,影响颇深。其对阴阳之互根关系,论述亦颇精当,不失为研究内经最早的大家。后世伪托王氏之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89.htm

黄帝内经谈养生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我国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本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关于老年养生学内容,散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阴阳应象大论、四气调神大论,以及灵枢天年篇、寿夭刚柔篇等章节。其内容有: 1.长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48.html

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 现代人为什么对内求这么陌生,有点不舒服,总是马上想到吃药?平常更是想不到内求。我把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27.html

黄帝内经札记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不可缺少的理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书,但从素问八十一论看,还没有其他哪一种学说比它在“气”这个问题上讲得更具体,更有直接的经验性。原因似乎在于,自周易之下,对于天道的哲学推阐,一路走向了超验性的生命无穷观,一路则走向经验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28.html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53.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之伤肾气。黄帝内经针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特点,提出的以上养生法适应了四时变化规律,易于使人和自然产生天人合一的良好效果。 以恬愉为务 和于术数 恬淡虚无,是内经以静养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求人们光明磊落,心无邪念,摒弃私欲,对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8.html

秘传眼科龙术论--现存最早的眼科专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最早文字记录。先秦古书山海经已载有治疗眼病的数种药物。 苟子·非相中记载有“尧、舜参牟子”。史记中记载有项羽“重瞳证”,这是世界上瞳孔异常的最早记载。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记载眼病有目盲、目下肿等15种,而且还有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1.html

共找到888,8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