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注释书籍有清末苏舆的《晏子春秋校注》、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近代有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
...20、《骈拇》原文-出自《庄子》外篇 21、《知北游》原文-出自《庄子》外篇 22、《天下》原文-出自《庄子》杂篇 23、《渔父》原文-出自《庄子》杂篇 24、《说剑》原文-出自《庄子》杂篇 25、《盗跖》原文-出自《庄子》杂篇 26、《让...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 1、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
...战国策》之《东周策》 6、《杜赫欲重景翠于周》原文-出自《战国策》之《东周策》 7、《赵取周之祭地》原文-出自《战国策》之《东周策》 8、《谓周最曰魏王以国与先生》原文-出自《战国策》之《东周策》 9、《为周最谓魏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
...《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 1、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晏子之鲁,朝食进馈膳,有豚焉。晏子曰:“去其二肩。”昼者进膳,则豚肩不具。侍者曰:“膳豚肩亡。” 2、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晏子曰:“释之矣。”侍者曰:“我...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 1、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景公问晏子曰:“吾欲善治齐国之政,以干霸王之诸侯。” 2、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晏子作色对曰:“官未具也。臣数以闻,而君不肯听...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 1、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 2、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对曰:“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选贤进能,不私乎内;称身就位,计能定禄;睹...
...《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 1、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焉。柏常骞曰:“君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而不踊焉?”公曰:“然!有枭昔者鸣,声无不为也,吾恶之甚,是以不踊焉。” 2、柏常骞禳枭死将...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 1、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晏子使于晋,晋平公问曰:“吾子之君,德行高下如何?” 2、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晏子对以“小善”。 3、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公曰:“否,...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 1、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嘳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 2、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