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中医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中医教育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从民国二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5.htm

最早关于火疗文献记载_火疗文化_【中医宝典】

...火疗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士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既是已知最早关于经脉专著,又是首次记载火灸疗法医学典籍。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重要形成时期。产生于秦汉之际...

http://zhongyibaodian.com/huoliao/a13274.html

北洋政府时期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造成当时教育质量不高,影响医学教育发展。三、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华医学基金会”与中国医学教育辛亥革命前后是我国近代教育体制重大转变时期,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就医学教育而言,国家、地方、及私人开办新式医学校陆续建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6.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积极性,给医学发展带来危害。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东晋和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迅速发展,形成一派很有影响宗教势力,其根本教义在于追求长生不老,还宣扬“谶纬”之说和“清静虚无”等观点。这些宗教迷信和无所作为思想,无疑对社会和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0.htm

南京政府时期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医学教育体制与管理制度南京政府成立后,1928年教育部曾委派一个委员会研究医学教育问题,该委员会曾拟定了一份关于今后10年医学教育规划,其主要内容谈到应设立两种类型教育机构,即医学院和医学专科学校。前者培养较高级医务工作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7.htm

《五十二病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春秋战国时期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共记52种疾病治疗方法,因以为名。现能辨认医方约280余首。本书不见于历代文献记载,为现存最古一种医方著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009.htm

《五十二病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春秋战国时期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共记52种疾病治疗方法,因以为名。现能辨认医方约280余首。本书不见于历代文献记载,为现存最古一种医方著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45.htm

清末时期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近代西医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晚清时期:(1840~1911)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这一时期处于满清封建王朝统治下,同时帝国主义以医药作为侵略工具,将西方医药学知识传入我国,对我国医学发展产生了影响。二、北洋政府时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5.htm

中医学美称撷趣_【中医宝典】

...师祖——春秋战国时期医家扁鹊,对祖国医学有重大创造和贡献,是四诊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我国医学“师祖”。 医圣——东汉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称“医药巨子”。 医林状元——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79.html

现代免疫学时期_《医学免疫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时期自60年代迄今发现了胸腺免疫功能,确认了淋巴细胞系是重要免疫细胞,阐明了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了机体另一重要生理系统,即免疫系统存在。30余年来,对免疫系统结合与功能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对生物学...

http://qihuangzhishu.com/968/6.htm

共找到857,0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