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绎不绝。曾为名画家吴昌硕治愈半身不遂,一时名重申城。20年代末,曾应名医恽铁樵之邀,共筹上海中国医学院,终因经费不济而中辍。1956年应聘于上海华东医院,创建推拿科。朱氏一指禅功力精深,擅治疑难杂症,多次应召赴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治病。朱氏长期从事...
...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程门雪先生所拟,流传颇广,概括了医家成器的两大因素——饱读与多师,徐、叶二人堪称千古楷模。 “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 此为名医冉雪峰所撰,指明了医家与学者成才有相通之处,强调先修身养德而后方是学问文章...
...吴伟业诗选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明清间著名诗人。尤长于七言歌行。记事之作,学长庆 体而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有《梅村家藏稿》。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着》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反映当时内科的学术理论已成体系。明清时期,内科的重要著作有《医学纲目》《杂病证治准绳》《症因脉治》《医宗必读》《...
...虽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了官办的医学教育,但是世袭的医学家族仍然存在,徐氏家族七代人当中就出了十二位名医,而且其中徐道度、徐文伯、徐成伯、徐之才、徐之范都曾进入宫廷,有的进入太医署任职,有的还被皇帝封为高官,得到皇帝的器重,经常要给皇帝...
...湖北恩施咸丰县失传70余年的土家族民间名医遗著《玲珑医鉴》原始手抄本,经湖北民族学院赵敬华教授等校注,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湖北民族学院与湖北恩施州卫生局联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土家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阶段性成果的展现,...
...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对临床诊疗作了如实的记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治疗的25个病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案。宋代已有医案专著问世,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案专著。明清时期,收集和研究病案的工作被重视,有不少...
...清代医家。字茝滨,宛平(今属河北)人,道光(1822-1850)年间名医,因见痘疹专书甚为罕见,而世人学无指归,乃搜辑金元以至明清诸名家有关痘疹之专论,集成《麻疹集成》二卷、《痘疹集成》四卷,现有刻本行世。...
...成就主要成就及著作——倡导滋阴学说丹溪著书的态度十分严谨,至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不久又著《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今仅存前三部书。《格致余论》是丹溪医论的专著,共收医论42篇,充分反映丹溪的...
...浙江人杰地灵,尤以明清为最。人才济济,代有名家。古今文献记载,浙江在中国医药发展史上,对世界或全国有影响的医家,约占四分之一。如东汉的王充、魏伯阳,南北朝的徐道度、徐之才、姚菩堤;晋唐的日华子、陈藏器;宋代的朱肱、王执中;金元的朱震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