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屡见厥阴病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厥阴病的争议历代伤寒论注家始终没有停止过。多数注家以内经伤寒论认为:厥者尽也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证的最后一经病。病至厥阴阳气衰败至极阴寒郁滞也至极阳气败竭而死阴尽阳生而愈。也有学者认为厥阴属表非为尽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16.html

痛偏一侧多属寒凝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枣、甘草加茯苓、丹皮、桃仁而成桂枝在方中仍然起外解太阳的作用。 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免生出疑问:太阳病是表阳病判定太阳病的主提纲是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辅助提纲有第7条、第2条、第3条、第6条分别提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86.html

麻杏石甘汤方证解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谓重用石膏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咳、喘见症为异其理则同知其一则彼亦伤寒论中此方并无脉象描述。近贤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以其治烂喉痧、乳娥等温热之疾其脉当数;又临床观此类患者方证脉多滑数或躁数。总之以其为郁热脉必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33.html

伤寒论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知此书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8-2.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后劳复等病的证治以及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和禁忌证。后世多数学者认为“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及“痉湿暍、“汗、吐、下与不可”等条文非仲景笔系王叔和编撰增故自明代以后多删而不录。 二、伤寒论的主要贡献 该书是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4.html

伤寒论章句方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章句四卷方解二卷)。清·陈恭溥编撰。刊于1851年。作者认为:“凡注解经书句读。”故于伤寒论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伤寒论直解(张锡驹撰)和颇能阐发精义的伤寒论集注(张隐庵编)为基础予以分章节、句读、参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9.htm

伤寒论章句方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章句四卷方解二卷)。清·陈恭溥编撰。刊于1851年。作者认为:“凡注解经书句读。”故于伤寒论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伤寒论直解(张锡驹撰)和颇能阐发精义的伤寒论集注(张隐庵编)为基础予以分章节、句读、参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19.htm

经方治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冯世纶临证实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伤寒论“随证治之”即教导后学者要做到方证对应证药对应。不但是证与方对应更强调证与药对应;不但是药味的对应更重要的是药量的对应。本患儿所用大青龙汤麻黄用18克本是成人用量为了便于掌握嘱其服四分之一见汗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682.html

伤寒论方解上篇导言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本篇与伤寒论原文读法篇对照着读。读伤寒论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方有病证按也。虽有病证仍无理路寻。前代儒医徐灵胎谓伤寒论一章一章读不能整个读。夫所谓论者乃整个论非一章一章论如按章去读不读整个...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220.htm

经区三态概说——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全新研究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循行线为核心的能量片区即经区而以为三阴三阳只是指六条经络循行线所以才把三阴三阳“六病”称为“六经导致了对伤寒论研究至今剪不断理还乱的普遍混乱。 人体经区能量的开、合、枢三种状态简称经区三态。三态在生理上互相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536.html

共找到873,9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