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一书中。因窦氏擅用此八穴而名声渐起,故后世又称此八穴为“窦氏八穴”。在窦汉卿《针经指南》中详细介绍了八穴的位置、经络所属、取穴方法及临证应用范围,对八脉交会穴在后世的流传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八脉是指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维、...
...体象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也。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及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主病 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散者,怔忡不卧。散在左关,当有溢饮。...
...体象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主病 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见散,怔忡不寐。右寸见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当有溢饮。右关之散,胀满蛊疾。左尺见散,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阳消命绝。【按】散有二义,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也...
...散则举之散漫,按之无有,或如吹毛,或如散叶,或如悬雍,或如羹上肥,或如火薪然,来去不明,根蒂无有。不似虚脉之重按虽虚,而不至于散漫也。(李濒湖体状诗曰∶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不必医。难经曰∶散脉独见则危。...
...华佗,姓华名佗,字元化,东汉末,谯县人。以擅长外科手术而名垂史册,据《魏志-华佗传》“其治病,手脉之候,其验若神”的记载,则其亦精通脉法。 目前能见到的毕f陀著作有《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两书内容大致相同)、《内照法》,一般认为,...
...①脉象名。脉浮散无根,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中按渐空,重按则无。主元气离散,胃气衰败,气血消亡,精气将绝,见于病情垂危阶段。②足太阴之别络。以散行而上,故称。《素问·刺腰痛篇》:“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王冰注:“散脉,足太阴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日:“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淮南子·泰族训》亦日:“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辱息脉血而知病所从生。”。皆足以证明其善于诊脉为世所公认。 有人认为:扁鹊非指一人,乃是当时医术高超者之统称。如果是这样....
...散脉为脉来散而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重按则触不到脉动。 【散脉】 脉象的一种。脉来散而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重按则触不到脉动。由气血消亡、元气耗散所致,见于疾病的垂危阶段。...
...。 6、解索 关于脉象: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日:“脉散散无序。”消·属学海《脉义简摩》卷五日:“解索者,动散而随散乱;无复次绝也。”清·王帮傅《脉诀乳海》曰:“解索者,谓如索之朽坏,解效无复次序也。若谓解结之解则误也。”近人,张翼《谈...
...《医学入门》:伏涩吐逆神思多。”伏而兼涩是气闭而血行瘀阻之象。见于左寸为劳思伤神,见于右关,邪气郁闭,胃气上冲则吐逆。 《脉经》:“三郁脉,微而伏,长病得之死。” 《医学人门》:“伏涩吐逆神思多。” 《医宗金鉴》:“沉伏闭郁。”伏脉之相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