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了这两位名医高尚的医德,如淳于意在被诏问诊病决死生能否完全无失误时,他回答:“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治之,心不精脉,所期死主视可治,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也。”这种谦虚求实的精神,难能可贵。《扁鹊仓公列传》,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1.htm

见标之时一预定吉凶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壮热,稀疏如黄蜡色为吉,若稠密如蚁,色带青者必凶。(歌曰∶耳上金木水火上,医家不识真个苦,若知此法天下行,能服富豪与官府。)凡耳后三条而枝叶多,色淡红者吉,主心经发痘必吉,头面决主稀少。凡耳后紫赤色者,主肝经发痘必凶,急出者不吉,如不退...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035.htm

医家对太素脉的态度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等都有所论述,在某些方面对诊法亦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另外太素脉亦是讲浮沉滑涩等等脉象的,对脉形的描述偶然亦有足资参证的,所以有的医家对太索脉法亦有所议论,甚至于在脉书中有所援引。 明代吴昆在他著的《脉语》中:“医家以岐黄为祖,其所论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9.html

肢骨状肥大_肢骨状肥大的原因、肢骨状肥大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骨熔烛样病、泪样骨质增生症肢骨状肥大(melorheostosis)又称骨熔烛样病,单肢型烛泪样骨质增生症,及Leri骨质硬化症蜡烛骨(candle bone)等。为一种少见的形状特殊的局限性骨质增生,从X线片上,犹似熔蜡沿骨干流下。...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iGuWenZhuangFeiDa339700.htm

虎口三关法_《幼科释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滑伯仁曰.小儿三岁以内.男左女右虎口三节.日三关.色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黄色淡红.平常小恙.其宜藏.不宜暴露.若黑色.则为危险.再脉见下截风关为轻.中截气关为重.上截命关为尤重.直透三关为大危.鳌按.从前言看三关.法...

http://qihuangzhishu.com/707/10.htm

动动手指提高免疫力_【中医宝典】

...而不让指板滑板掉下来。这一极富想象力的创意随即迅速流传开来,成为风靡一时的指尖运动。 我们国内的手指运动也很丰富。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王岩昆有一套“健身益智手指操”,他手指走路的方法灵活多样,既可像螃蟹一样横着走“一”字,也可走“米”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259.html

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小儿虎口脉的颜色。见《四诊抉微》。又名手色、虎口脉色。《幼科全书》:“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脉的颜色一般能反映病情的寒热虚实。色红赤,多属火;淡红者为虚寒;见深红紫黯,为热极邪郁,或为血瘀内阻;色...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25.htm

医家相轻与相亲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析,都难以令人置信。然而,正是这些传闻,把两位医家的高尚形象一笔抹杀,给中医界造成不良影响。不错,历史上的确有过“扫叶庄”,但其本意并不是针对叶天土的。沈德潜《归愚文钞》卷九有《扫叶庄记》一文,介绍了薛生白“扫叶庄”的来历。大意是:“扫...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2-10.html

小儿指纹诊断基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有分支弯向掌心,多为腹痛;反弓里形为外感风寒,弓反外形为内伤饮食;指纹多弯曲,多分支者,在慢性营养紊乱及肠蛔虫的小儿多见;属虚证在指纹多纤细;属实证者,指纹多粗壮;呼吸困难以及惊风抽搐的小儿指纹多弯曲,多分支。”尽管如此,但多数医家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8.html

使手指纤细的指压法_【中医宝典】

...古代憧憬“有鱼白般的指头”观念,至今仍然不变。 使手指纤细的穴位及指压法 首先必须养成一根根按摩指头的习惯,不管在电视或利用闲暇都可按摩。其次将五指伸直,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在一根根指纹中心强压,再把指头弄弯。要领是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62.html

共找到206,9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