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东汉时期(4)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人们确实是通过解剖来认识人体内脏结构的。在此基础上,内经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认为这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并分别就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作了详细的描述。如心主血脉和神明,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脾运化为后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4.html

五行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天地化生五行,故有青、黄、赤、白、黑之说焉。肝青象木,东方春令;肺白象金,西方秋令;心赤象火,南方夏令;肾黑象水,北方冬令;脾黄象土,中央湿令。五行各司一气,各一经,各有生克制化。内经云:“肝布于左,肺布于右,心布于表,肾...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47.htm

六腑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官.为胃之器使.亦供役动用之物耳.其腑无灵.其经亦非当阳之用.要以营气之隧道与心肺相接.故经络得与心肺为表里.非曰此二物能与心肺为互用也.脉经以其络列寸口心肺之上.其遗误后学.莫此为甚.夫心肺为阳.在上诸关前.以夏秋.此岂可使二肠当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6-7.html

内经谈影响情志的十种因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人的七种本能。佛教的七情指喜、怒、忧、惧、爱、憎、欲,认为七情乃是非之,利害之根。内经有大量关于情志的论述,成为中医学情志学说的基础,并对影响情志的因素从十个方面作了论述,兹作简要分析。 情志发于五脏 情志与脏腑的关系,内经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44.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_【中医宝典】

...方法。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四季的交替,昼夜晨昏的变化,都可能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养生基本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依据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09.html

黄帝内经书名的文化内涵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医籍,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对诸如为何以“黄帝”命名、为何叫“内经”、为何叫“素问”、“灵枢”等一系列问题,知之者则甚少。 黄帝内经真是“黄帝”撰写的吗?古代医家大多坚信不疑,而我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28.html

内经论精神情志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精神情志致病的广泛性。因此,对精神情志方面的养生保健必须引起重视。内经认为,精神情志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体现,由五脏所产生,同时又能反作用于五脏,而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强调人们必须要“积精全神”,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关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1.html

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 现代人为什么对内求这么陌生,有点不舒服,总是马上想到吃药?平常更是想不到内求。我把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27.html

内经饮食养生之顺时辩证选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葱皆辛。”即肝属木,肝病者应选择甘味食物,甘属土,取土能生木之意;其他心病食酸、肾病食辛与此相同。 内经还对五脏、气血、筋骨等疾病的饮食禁忌做了说明,如灵枢·九针论:“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7.html

五脏五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肾也.肺之合脉也.其荣毛也.其心也.肝之合脉也.其荣爪也.其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肌也.其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脾也.五脏藏神主用.而职有贵贱.事有相使.内经明之矣.而于五行之相克.脏之受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6-5.html

共找到518,8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