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预防_传染病_【中医宝典】

...要控制和消灭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发现和控制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鉴于目前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568.html

麻风病传播途径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过治疗的病人,特别是双侧眉毛脱落、面部和四肢有弥漫性浸润的瘤型麻风病人。这是记者30日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了解到的。 麻风病主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以及破损的皮肤接触致病的麻风杆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18.html

麻风病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但是这种麻风菌从人体排出后,在阳光、干澡环境下很快死亡,在10℃一小时后完全丧失生命力,阳光照射三小时即失去繁殖力。 麻风无遗传及胎传。与麻风患者密切接触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免疫力。免疫力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556.html

麻风病防治知识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麻风病是如何传播的? 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麻风病的平均潜伏期为3-5年,大多数患者缓慢发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且无特异性,患者往往不知不觉地得上了麻风病,甚至出现了畸残才去就诊。由于麻风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因此患病后也突出表现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30.html

结核病_《药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用于细菌对“一线”耐药时。一、各类结核病异烟肼异烟肼(isoniazid,INH)又名雷米封(rimifon)。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具有疗效高、毒性小、口服方便、价廉等优点【抗菌作用】异烟肼对结核杆菌有高度选择性,抗菌力强,在试管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lixue/951-45-1.html

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由来_传染病_【中医宝典】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也叫做国际麻风节,关于麻风病日的由来主要是以下说法: 1954年,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法国慈善家佛勒豪(Raoul Follerean 1903...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586.html

麻风病传染途径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过治疗的病人,特别是双侧眉毛脱落、面部和四肢有弥漫性浸润的瘤型麻风病人。 麻风病主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以及破损的皮肤接触致病的麻风杆菌而致。健康人吸入病人排出的含菌飞沫或与病人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可致直接传染...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20.html

麻风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传染病_【中医宝典】

...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麻风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对麻风病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麻风菌侵犯皮肤、上呼吸道粘膜和外周神经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皮肤损害组织液涂片的细菌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594.html

麻风病症状体征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是多样性的,为描述方便可以分为三部分: A.“原发”性损害是指由麻风菌直接导致的各种各样的皮损和周围神经损伤。皮损可以是一处或多处,通常其颜色均较周围的正常皮肤浅一些,有时这些损害也可以是淡红或铜色的。以斑诊、丘诊、斑块、...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595.html

共找到127,2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