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利巴韦林气雾剂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在体内外对dna、rna病毒均可抑制其复制,在临床应用中,作用比较显著。利巴韦林气雾剂对儿童和体质较弱的老人使用比较方便,副作用小,除了治疗病毒性感冒,同时能有效地预防病毒感染,从而达到防治哮喘发作的目的...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当出现阳性反应时,可以出现类似发病时的刺激性咳嗽,提示气道高反应性的存在;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试验阳性。 6.一般的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用抗组胺药、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
...对于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一直是经典的治疗手段,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领域治疗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仍比较常见。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
...变应性哮喘外,还可诱发其他肺实质的真菌性支气管肺的变应性疾病,如真菌诱发的变应性肺炎(又称真菌性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等,这是一组非IgE介导的真菌性变态反应在肺部的表现,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临床过程均与支气管哮喘有较大区别。作为哮喘防治工作者...
...的,长期、大剂量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否则不仅会使药物失效,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抗过敏药种类繁多,其适应症也不尽相同。因此选用抗过敏药时,应以抗组胺药优先,但不要长期、大剂量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否则不仅会使药物失效,还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导致...
...危险度则降为0.5。 那些鼻腔局部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而使用抗组胺药物来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哮喘病人的相对危险度恒定为0.9。 fuhlbrigge博士说,“很多人都被诊断为鼻炎或鼻窦炎,但他们并不进行治疗。事实上我们可以对伴有鼻炎或鼻窦炎的...
...变异率则平均在8%左右。 引起哮喘患者出现夜间气道收缩的机制: 1.自主神经张力的改变 睡眠时支配心脏和支气管张力的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这一变化与气道功能的日夜节律变化有关,在夜间哮喘患者中应用抗胆碱能神经药物阻断后可大大减少气道收缩的程度,...
...组胺累积剂量≤7.8 μmol或醋甲胆碱浓度≤8mg肺通气功能(FEV1)下降>20%者为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持支气管哮喘的有力证据,一般适用于通气功能在正常预计值的60%或以上的患者。 2.支气管扩张药 吸入试验和两周强化平喘治疗(包括...
...(1)冬虫夏草:将冬虫夏草按一定方法制成金水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1 0日为1个疗程。实验研究发现,本药有抗炎、镇咳、祛痰、镇静作/用,能使组胺致痉的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松弛; (2)瓜蒌:瓜萎注射液,每次12~16ml,静脉注射,...
...强调舒张支气管,缓解症状,而应同时重视抗炎和应用降低气道反应性的药物。现今使用具有抗炎及抑制介质释放作用的激素已成为治疗的首要措施及关键。 对小儿哮喘治疗中存在不能很好运用气雾剂吸入的方法,以至药物剂量吸入不足,还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防治措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