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积极发挥其报告主体作用。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业内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制药企业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成为业内讨论的热门话题。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只有1%的不良反应报告由企业自己做出;而在美国,药品...
...三年前的“鱼腥草”事件,去年的“刺五加”事件、“茵栀黄”事件,今年3月的“双黄连”事件,则是由于对合格药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都不是中药注射剂本身的问题。第21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涉及的清开灵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合理的使用也是...
...社会的总趋势,世界各国、各行业都率不开信息,越是发达国家或地区,越注重信息的时效性,有的以分秒必争之势搜集、整理各自所需信息,并不失时机地利用信息,以求得技术上的领先,理论上的提高,经济上的效益,企业的活力。在药品供应工作中信息同样是重要的...
...日前,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文件,要求系统进一步加强全省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 认清形势,明确责任。进一步提高对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清形势,把握时机,完善重大药品...
...本报讯(记者金永红)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布了200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有关事宜。 此次调整将调入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原则的药品,调出不符合的药品;对药品的限定使用范围进行规范,对易滥用的药品规定临床使用适应症;还...
...相当于发达国家一个药物品种的搜集报告数量。2006年我国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量大幅上升,达到38万份。 现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基本形成报告,然后向社会公告并积极采取措施救治病人的模式。张宗久同时指出,药物的安全性不只是医疗机构的责任,而是...
...药品风险管理已成为各国药品监管的主要工作和发展方向,其最终目标是保障用药安全。” 11月29~30日,由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物警戒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药物警戒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广范围和较高层面...
...依据目前的研究资料,对于部分患者,使用该药的风险大于利益。从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角度出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了这些措施。 8、替加色罗在我国人群中的安全性数据有哪些? 目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替加色罗的不良反应报告...
...发达国家如德国和日本,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也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政府部门报送药品信息,以作为政府制定药品价格的主要参考依据。第五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向患者提供所用药品的价格清单;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还应当按照规定的办法如实公布其常用...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张晓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日发布了第1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公众警惕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阿昔洛韦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 加替沙星为人工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