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儿科学渐趋成熟在儿科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儿科名家辈出儿科著述丰富人痘接种术发明和应用以及对麻疹、惊风、疳积等疾病的防治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明代的儿科著作相当丰富仅存世的就有30多种著名的有万全《幼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5.htm

徐春圃与《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宝典】

...□ 张贵才 安徽省黄山市卫生局 徐春圃(1520-1596)字汝元,号东皋,又号思敏、思鹤明代著名新安医家之一祁门县城东街人氏。师从于祁门本邑名医汪宦精通内、妇、儿科治病多奇中。在明嘉靖年间悬壶于故里及江浙一带后迁寓顺天(北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1091.html

中医发展七大流派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大家朱丹溪受到刘完素“火热论”的影响又接受李杲“内伤论”的观点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新论治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 温补学派:明代薛已、张介宾、赵献可、孙一奎、李中梓诸医家重视命门水火的研究。探讨脏腑病机逐渐侧重于虚损病证形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9.html

中医外科源流长医术高超海内闻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人李生采用挂线疗法医治痔疮。李氏外科医术神奇《鄞县志》记载:“余姚应某目旁生赘疣渐长大如核桃李氏立平之。生为人治病既多奇效而不矜功不责极人以是尤重之”。 明代是浙江外科医学甚为兴旺的时期。其间贡献最大的医家当为海宁陈司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7.html

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之影响_【中医宝典】

...“…医卜星相往往假其术以惑民虽非邪教亦当以时严惩。”而当时的雍正皇帝竟“深嘉之”对医学医生之态度由此可见一斑[21]。 这一时期很多医家并不是原来就主动或自愿从医的大都是因习经文走仕途之路受挫而被迫投身于医学的就连明代著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5.html

张振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筱衫、广文号惕厉子原名醴泉江苏宝兴县人。精研《灵枢》、《素问》及历代著名医家医着遂精于医道。适张言礼从其族弟处抄得其珍藏二十载之明代周于蕃之《推拿要诀》振鋆对此书进行校订增删并更其名为《厘正按摩要术》行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57.htm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

http://qihuangzhishu.com/92/2.htm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1.html

金黄散治烫伤三五天痊愈_【中医宝典】

...日常生活中开水、热油、汤羹、蒸汽等引起的轻度烫伤并不鲜见。轻微烫伤一般不用上医院在家里用一些常备药就能处理如如意金黄散(膏)。 如意金黄散由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所创首载于《外科正宗》被历代医家称为外科用药之首。该药有清热解毒、除湿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488.html

针灸文化--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明代的针灸学发展主流表现在对于前代或前人针灸文献的汇编整理出现了四部集成性的针灸全书。 明代的针灸学发展主流表现在对于前代或前人针灸文献的汇编整理出现了四部集成性的针灸全书——《针灸大全》、《针灸节要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6.html

共找到811,5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