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言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袁序 陆序 陆序 自序 卷一 原因 原贼邪 原风湿 原荣卫 原易 伤寒温热延医 河间说伤寒之误 原瘴 原痧 原胎 伤寒论 五志 阴阳交并 温疫总论 疟 尸疰疳蒸四大症 虚劳 传尸...

http://qihuangzhishu.com/769/index.htm

伤寒论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清·张锡驹撰。刊于1712年。本书与张卿子伤寒论相似,只删去王叔和本“伤寒例”,其余照录。宗旨,维护旧。注释方法亦取“汇节分章”法,其突出见解是“六经六气学说”。认为人与天地相通,正常情况下人体六气运行由一至三,即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8.htm

伤寒论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清·张锡驹撰。刊于1712年。本书与张卿子伤寒论相似,只删去王叔和本“伤寒例”,其余照录。宗旨,维护旧。注释方法亦取“汇节分章”法,其突出见解是“六经六气学说”。认为人与天地相通,正常情况下人体六气运行由一至三,即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18.htm

伤寒论序_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un/98-2-1.html

半表半里最初出现于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世纶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对于半表半里是谁先提出、最早见于何处?历来争议不断,多数人认为是无己先提出,理由是伤寒论记载是“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而无己才明确提出“半表半里”。即“半在里半在外”,和“半表半里”不是同一词义。但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34.html

卷一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伤寒,金匮要略杂病,乃仲景全书。伤寒论得成无己创,续者五十余家,故得昌明宇内∶金匮要略人罕言之,虽有赵良、徐彬等注释,但其文义古奥,系千载残编错简,颇多疑义,阙文亦复不少,承讹袭谬,随文蔓衍,宜后人视为迂远,...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4-0.html

伤寒论词义札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都是“或者”之义。 陷 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今本大都按以上标点,误。 “陷脉”当为一词,不可分开,今人因错误断句,而导致错误理解。如郭蔼春伤寒论校注语译云:“额...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22.html

校正内经太素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伪托,此可证杭氏之说之误者也。北承究心医书,涉览极博,内经不去手者盖数十年。其校此书也,据甲乙经灵枢素问,以订经文之异同,据伤寒论巢氏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日本医心方等,以证义之得失,体例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复刻本。本是金代医家无己注解伤寒论的著作。由于无己距宋代校正医书局出版伤寒论的年代比较接近,所以从本中可以反映出宋版伤寒论的原貌。 伤寒杂病的杂病部分也曾一度失传,其中的内容在后世出版的方书中得到转载。在孙思邈...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卷一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伤寒,金匮要略杂病,乃仲景全书。伤寒论得成无己创,续者五十余家,故得昌明宇内∶金匮要略人罕言之,虽有赵良、徐彬等注释,但其文义古奥,系千载残编错简,颇多疑义,阙文亦复不少,承讹袭谬,随文蔓衍,宜后人视为迂远,...

http://qihuangzhishu.com/666/2.htm

共找到510,2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