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神气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病虽轻亦难治。 4.情志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宝命全形论》再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强调一曰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养护生命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四时养生情志调摄、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导引养生等等内容相当丰富。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渊薮其主要著作者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以及岐伯学派的弟子们。《黄帝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0...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9.html

什么是中医的养生方法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等等。 中医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23.html

养生法则:七情要适度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人们才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而不是“心疾还需心药医”。“疾”与“病”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疾病之微疾之渐”。疾是病的初始状态病是疾的发展。 中医有情志治病的说法。所谓的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七情分属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34.html

秋日养生以“和”贵_【中医宝典】

...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88.html

中医养生情志保健_【中医宝典】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儒门事亲》中极为重视心理治疗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90.html

美容寓于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脾气要精神饱满形体健美。 冬季天地之气渐渐收敛自然界阳气藏于下而阴气弥漫于天地之间。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万物都处于潜藏的状态人也要相应减少活动。所以冬季养生以“藏”要。冬季养生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不要轻易扰动阳气要使精、气、神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56.html

调神养生_【中医宝典】

...对心神的怡养、情志的调摄等方法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的高度统一以延年益寿。 一、注重养神 注重调养精神养生寿老的重要方面。由于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对生命的存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于养神的方法主要有: (一)虚静养神:调神摄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906.html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_【中医宝典】

...不论是古代文献记载还是临床所见情志失调而导致疾病的案例是很多的。所以对于养生而言调节情志重视精神的调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中医病因学说的不内外因是指饮食、劳逸、外伤等各种致病因素。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总是以“适度”原则的。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12.html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篇_【中医宝典】

...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720.html

共找到831,3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