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见不生评析

...“见不生”——知道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是应该超越的,因为空才是佛法真谛。法是宇宙万有,法相是宇宙万物万象的表现形式,本节从总结性的高度再次阐明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归根结底都是虚无。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于各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404.html

楚归晋罃简析_【古诗文大全】

...楚共王对罃(yīng)的句句逼问,罃都巧妙回答。楚共王因此感叹“晋未可与争”,以隆重的礼仪送罃归晋。罃的对答也表现了他忠君爱国、对楚不卑不亢,精神难能可贵。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585.html

杖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名医别录》杖味甘,无毒.主治疝.《新修本草》杖味甘,无毒。主疗疝。《证类本草》杖味甘,无毒。疗疝。《千金翼方》杖味甘,无毒。疗疝。 目录 《名医别录》杖 《新修本草》杖 《证类本草》杖 《千金翼方》杖 ▼ 相关中药 ▲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zhizhang.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古文〕㣽《唐韻》《集韻》《韻會》商署切《正韻》商豫切,𠀤書去聲。《說文》仁也。《傳曰》仁者,必而後行也。《禮·中庸疏》,忖也,忖度其義於人也。《論語》其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程註》者,仁之施也。《朱註》非寬假之謂。 又曰...

http://hanwen360.com/k/6055.html

实篇·卷二十六·论衡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孔子曰:“岂其然乎?岂其然乎?”天下之人,有如伯夷之廉,不取一芥於人,未有不言、不笑者也。孔子既不能如心揣度,以决然否,心怪不信,又不能达视遥见,以审其实,问公明贾乃...

http://wenxue360.com/guji/6153.html

覩始终的解释_覩始终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聖人見微知著,覩始終。”...

http://hanwen360.com/cy/339149.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形声。从心,如声。本义:恕道,体谅) 同本义 [kind-heartedness] ,仁也。——《说文》 彊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 以心度物曰。——《声类》 以己量人谓之。——《贾子道术》 ,明也。——《墨子经上》 ...

http://hanwen360.com/x/6055.html

伯索地于魏桓子·魏一·战国策

...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伯必憍。憍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

http://wenxue360.com/guji/4632.html

覩着微的解释_覩着微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探情以華,覩著微。” 李善 注:“《越絶書》:‘ 子胥 曰:聖人見微知著,覩始知已。’”...

http://hanwen360.com/cy/339151.html

除却天边月,没人。全诗赏析

...出自:唐末诗人韦庄的《女冠子》 原文如下: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赏析 这首词在《草堂诗余别集》中题作《闺情》,写女子追忆与情人的相别以及别后相思,抒发了闺中...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718.html

共找到77,8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