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解与表达如何对接?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中医最重者理法,然后才是方药。现代医学的理论无法理解中医理论的现实意义,只看到了中医方药的有效性,所以试图用他们的理论重新解释中药治病的原理,但事实早已作出了回答,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就如一定要用细胞学的理论去指导一个木匠的技能一样,是完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19.html

血汗(一名溢。)_《外科证治全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周身毛窍汗出如血,盖心主血又主汗,虚极有火则见血汗,溢汤主之。如搔痒血出不止,用粪桶 烧灰敷之。凡人夹肢窝出汗,衣服染黄者亦为血汗,因虚而致。溢汤人参 黄 归身 茯神 麦冬 石莲肉 生地黄 五味子 朱砂上或丸或煎俱可,如煎则以朱砂和服...

http://qihuangzhishu.com/685/107.htm

例_《妇人大全良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王子亨云∶若妊娠,其三部俱滑大而疾。(在左则男,在右则女。)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搏者,近也。阴脉逼近于下,阳脉别出于上。阴中见阳,乃知阳施阴化,法当有子.又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心主血,肾主精,精血交会,投...

http://zhongyibaodian.com/furendaquanliangfang/621-16-1.html

心与、面、舌等的关系_【中医宝典】

...一、中医早就有“心主身之血脉”的说法。 心主血,血有营养作用,血在中运行,而心与血脉是密切联系的。 心推动血在中循环,故心气的强弱、心血的多少,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 如心血强盛,则多缓和有力、节律调匀; 若心气虚或心血少,则脉象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08.html

少阴诊脉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巨阙以回阳救逆。 6、浮弱“少阴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此指心肾俱不足,心主血,肾主精,心肾不足,精血虚受风,故关节掣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9.html

如何对待《内经》的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要理解《内经》的法是法的形成过程,它在内容丰富多彩的同时,反映出在它前一个时期的起源的内容和在它之后深化、统一等进一步完善的素材和基础的意义。 法是医经一派的成就和待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的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7.html

读山海经·其十关于“同物”的理解_【古诗文大全】

...关于“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一句,有的认为,上句言生时,下句言死后,“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然而这样理解,未必符合作者的原意。《说文解字》云:“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7183.html

缓_《确》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寸部.心肺也.心主血.肺主皮毛.风邪入皮毛.客血脉.故肌肉之间.不知痛痒.曰不仁.)关知脾胃食难磨.(风气通肝.肝气移之于脾胃.脾胃实.故不欲食.实者邪实也.)尺为脚弱下体肿.(湿气之伤人.多在下.湿濡筋.故脚弱.湿渗肌肤.故下膻.)小便...

http://qihuangzhishu.com/278/27.htm

心脉歌_《诀乳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滑.相火也.君火以宁.则相火以位.今心脉实大而滑.则君相二火交煽于上舌乃心之苗.故舌强心惊.而语言謇涩矣.单滑心热别无病.滑为水中之火.相火也.今见于心部.别无兼见之证.则为君臣道合.不过为之心热而已.涩无心力不多言.心主血又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ruhai/928-6-3.html

胡建华_二、谈谈怎样学习和写好医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理解的基础上,触类旁通,不断提高我们的临床水平。3、怎样写好医案?对于这个问题,我提出下面几点不成熟意见,以供参考。⑴初诊的医案尽可能写得详细些,发病的时间,简要的病史要记一下。例如黄老的医案:“胸闷、心悸及早搏已二年,近一年来早搏频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jianhua/527-8-2.html

共找到86,4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