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治疗与一般心肌梗死相同。鉴于青年心肌梗死的近期(6%)和远期(12.7%)病死率均低,近期和远期预后均较老年心肌梗死好,除少数在急性期死亡外,在以后存活中,多数可以恢复工作,极少丧失劳动力,因此在处理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时应考虑到...
...血栓形成。这类药物常在心肌梗死后持续服用3~6个月。【诊断】任何时候,35岁以上的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主诉为胸痛时,都应考虑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但是另外几种疾病可以出现与心肌梗死类似的胸痛症状,如肺炎、肺栓塞、心包炎、肋骨骨折、食管痉挛、...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
...(一)发病原因 无痛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因素: 1.年龄 多数学者认为心肌梗死有无胸痛与年龄有关,老年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后心脏自主神经变性、痛阈增高,以及敏感性、反应性差有关。 2.脑循环障碍 无痛性...
...心肌梗死的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胃肠道症状:多见于下壁梗死病人;心律失常:见于75%~95%病人,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主要是...
...基因定位和基因图对遗传学、医学和人类及生物进化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提供遗传病和其他疾病的诊断的遗传信息,可以指导对这些疾病的致病基因的克隆和对病症病因的分析与认识,这些又取决于遗传图和物理图的相互依赖关系。通过多态位点标记进行...
...、偏瘫和四肢瘫分别进行定位诊断如下:(一)单瘫(指一个肢体或一个肢体的某一部分的瘫痪)的定位诊断:1.大脑皮质运动区(前中央回)损害:司掌躯体各部位运动的锥体细胞,在前中央回呈特殊的倒入状排列,故其下部病变出现对侧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如...
...(一)治疗 治疗原则、程序和方法与一般心肌梗死大致相似,详见有关章节。但老年患者机体各系统均有较大改变,治疗上有很多的特殊性,临床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吸氧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合并慢性肺部疾患,吸氧显得更为重要。但常规高流量吸氧,可使...
...(一)治疗 1.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具有自限性,一般用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即可控制症状。 2.Dressler综合征是自限性疾病,易复发,预后良好。突发的严重心包炎应住院观察,以防发生心脏压塞。发热、胸痛应予卧床休息,常用阿司匹林或非激素类...
...结果证实了阿司匹林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再梗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再梗死率下降大约25%;如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可选用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滞药:只要无禁忌证(如重度心力衰竭、严重心动过缓或呼吸系统疾病等),冠心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