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反映生物信息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明确。其分配脏腑方法,以两侧关脉主肝胆脾胃没有什么出入,主要寸部与尺部脏腑定位,则出人很大,有人把小肠与大肠排在寸部,这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与小肠相表里”学说而来。有人把大小肠排在尺部,这根据《内经》中“尺主腹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9.html

中医脉象之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长具有单因素一个脉象,它特点体长。长见于古籍亦很早,尽管早期没有记载它指征,但《内经》《难经》中屡屡提及,说明它一个重要常见。 在《内经》提到季节时已见到长一些端倪,例如在《索问·平人气象论》上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7.html

人之将死几种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无胃之 无胃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如来弦急,如循刀刃称偃刀脉;脉动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为转豆;或急促而坚硬如弹石称弹石脉等。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肾等脏气独现,病情重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25.html

主要学术思想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也仲景辨总纲,即将不同脉象,首先分为阴脉阳脉,在此辨别阴脉阳脉基础上,再辨阴证阳证。如;“问日:有阴阳,何谓也?答日:凡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辨法,问日: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9.html

常用脉象辨别方法_【中医宝典】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需要。因此,对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辨别和分析,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基础。 对脉象辨别,必须掌握正常脉象,并熟识二十六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5.html

古代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多方面复杂,同时亦反映出中医学深湛内涵,这种原则和方法远比在各之下列出主病方法要实际要糖辟,并且真正体现出中医学性质和法在医学实践中意义和持色。 在古代法中当然亦提到脉象变化和列出一些疾病等,但这做为基本认识一个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中医脉象之紧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紧属于复合因素脉象,它具有形和力度变化,紧在张力强亦即弦基础上,加以指下有不稳定感,所以有牵绳转索,左右弹人手之说。 紧在早期医籍例如《内经》中记载不多,似尚在形成过程中,例如:“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5.html

脉象图形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描述方式给传统学所做定性标准形成了中医脉象,这种以文字描述脉象抽象,在检测上凭个人经验体会亦会产生“见仁见智”之别,初学掌握亦非易事,尽管传统学在形象比喻描述中历代医家做了大量工作,对于中医发展普及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0.html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相应性变化,其内容包括“肝应春”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肾应冬”等。“时脏相应”古人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与理论思辨而形成。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为一个与自然息息相关有机整体,时和脏相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中医脉象之动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动脉具有复合因素脉象,它有数,如豆(实际滑而有力之感)与摇动不安几种条件。由于主要动摇不定所以叫做动脉。 动脉脉形说解见于仲景《伤寒论·辨法》:“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见于关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6.html

共找到1,102,9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