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微妙,不可不察。”当前百姓以及很多中医师对诊的认识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神化诊。很多患者看病时,认为中医很“神”,一摸就能知道所有病情来由,把脉不准的中医就不是好中医,所以他们一句话不说,直接伸手放在医生面前,考验医生的水平。很多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75.html

要精微论篇第十七_《素问》

...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为期,期而相失,知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59.html

法_《银海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要精微论曰∶微妙,不可不察。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按其,知其病,命曰神。秦越人六十一难曰∶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许叔微曰∶之理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凡可以笔墨载,可以口舌言者,皆迹象也。至于神理,非心领神会,乌能尽其元微。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haizhinan/751-8-36.html

消渴从分症论_《三指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冷水自救,浮洪而数;其发于阴也,阳明无水涵濡,时引热水自救,沉弱而迟。发于阳者,石膏、黄连,可以折狂妄之火(石膏、知母、炙草、黄连、粳米),人所共知;发于阴者,其理最为微妙,非三折其肱,殊难领会。人之灌溉一身,全赖两肾中之水火(津液发源于...

http://qihuangzhishu.com/786/83.htm

黄帝内经·素问·要精微论译文

...黄帝问道: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内部呢?怎样从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外部呢?请问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让我讲一讲人体的阴阳...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00.html

黄帝内经·素问·要精微论译文

...黄帝问道: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内部呢?怎样从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外部呢?请问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让我讲一讲人体的阴阳...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00.html

总论_《诊家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又安能入二十八字之奥哉.而犹不止此也.阴阳不可不分而剖.色不可不合而稽.尺肤不可不详而考.主病不可不谙而识.四者得而持之道.思过半矣.要精微论曰.微妙.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彼春之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shuyao5305/217-14-2.html

候篇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浑浑,混乱也。革至,谓脉弦实。如涌泉,迫迫而出不反也。绵锦其去,来绵绵,相续不见其去,如弦之数绝,主病色而死矣。微妙,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5-2.html

怎样创造微妙的平衡感_【中医宝典】

...,我从密月旅行的时候,就懂得这个道理了。那时交通不便,我们到大峡谷去度蜜月,一个人雇了一匹驴子,她的驴子显然好吃懒做,走没多久就赖路边休息,我只听到我太太冷冷的说:‘第一次…。’驴子第二次想偷懒的时候,她又指着驴子说:‘这是第二次…。’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0719.html

要精微论《素问》第十七篇_【黄帝内经】

...。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为期,期而相失,知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html

共找到380,1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