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婴幼儿患者常导致心a 发病年龄多在学龄前期,我院住院的31例异位性房性心动过速患儿,6岁以内19例(61%),1岁以内8例(26%)。 患者可有烦躁、气促、多汗、心悸等症状。心率150次/min以上,但不恒定,受自主神经影响。入睡...
...(一)发病原因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可见于任何年龄,自数月的婴儿至成人、老人,小儿以5~6岁多见,成人常发于40岁以前,中青年多见,男女发病率相似。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是药物或病变所致。 (二)发病机制 ...
...年长患者可伴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大部分预激综合征伴发AVRT患者临床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小部分患者可伴有肥厚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二)发病机制 1.前传型 AVRT 又称顺向性、顺传型(orthodromic form)心动过速的...
...孕激素如炔异诺酮,造成假孕,亦可使异位内膜萎缩。 由于还没有真正的确定疾病的发病机制,所以都是以学说的形式存在。但对于女性来说,不管发病机制是怎样的,疾病本身存在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才是现阶段病人最为关注的地方。 ...
...特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自律性增强性房性心动过速,自主性房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u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AAT)是指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中度增高触发机制所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
...其分为两型:①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ure tachycardiomyopathy):除心动过速外,心脏无其他异常,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心动过速是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的一原因;②不纯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impure ...
...(一)治疗 由于本型室性心动过速具有潜在的致命特点,必须给予积极的治疗。 1.药物治疗 ⅠA、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有效。首选静脉推注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或静脉推注利多卡因50mg,有效后再以2mg/min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滴注。也可用...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异位频率固定,心率常大于180次/min,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但罕见持续超过10天。用普罗帕酮、ATP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终止发作。 2.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
...西医治疗 对于明确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儿童,一般管理,要进一步明确病因并确定治疗方案。详细询问既往史或者相关症状有助于辨别心脏疾病,同时应详细采集家族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可能发现一些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的体征,如二尖瓣脱垂、肥厚型心肌病等。 1...
...采用介入和手术治疗。预防发作时可静脉点滴利多卡因,口服慢心律450mg-800mg/d,或心律平450-800mg/d,胺碘酮200-600mg/d。有效的原发病治疗和长期补充血钾对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预防有帮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