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于目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脏的精气通于目窍,视力的强弱和肝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肝受血而能视”,亦即视力和肝血的调节功能有关,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23.htm

耳内给药 细数中医特殊给药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耳内给药即将药液滴入耳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足阳明经等经脉均循行至耳部,耳与人身许多脏腑经络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因此,通过耳内给药,除可治疗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43.html

内治治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消除瘀积作用的治法,用于血脉瘀滞的证候。温经活血常用当归四逆汤;凉血活血常用犀角地黄汤;行气活血常用桃红四物汤;破瘀消症常用大黄广虫丸等。(八)安神开窍具有安神定志、镇惊宁心、通窍开闭作用的治法,用于神志不宁、窍闭神昏的证候。养心安神常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9/78.htm

耳内给药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耳内给药即将药液滴入耳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足阳明经等经脉均循行至耳部,耳与人身许多脏腑经络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 因此,通过耳内给药,除可治疗耳本身疾病外,还可达到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505.html

开窍于口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篇》又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穀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响口味,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这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pikaiqiaoyukou-2321.html

五官开窍_《四圣心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鼻,肾窍于耳。五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是谓五官。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五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五神发露,上开七窍,声色臭味,于此攸...

http://zhongyibaodian.com/sishengxinyuan/1296-14-7.html

吹药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将药末均匀地吹到患处的方法,叫做吹药。因药不同,故分别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芳香开窍等作用。(一)适应证口腔、咽喉、耳、鼻等疾病。(二)操作方法1.2.(三)注意事项1.动作要轻柔敏捷,药末要均匀撒布于整个病变部位。2.3....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7-7.html

醒脑开窍拍拍臀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长时间的埋头工作和学习,脑袋容易变得昏沉沉的,效率也不高。这里介绍几种醒脑开窍的中医妙招,办公族和学生族可以试一试。 敲打臀部。大脑和臀部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这个看起来不大可能的方法其实很有中医道理的。 人体有两条重要的经络,连接着臀部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9.html

开窍于口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篇》又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响口味,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这些...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46.htm

治心七_【中医宝典】

...□ 缪茂军 江西省全南县中医院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心对人的生命活动起主宰作用,凡表现血脉、神志病变,多从心论治。临床涉心病机常较复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43.html

共找到88,5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