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 伤寒论 伤寒卒病论集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桂枝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甘草干姜汤方 芍药甘草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四逆汤方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

http://qihuangzhishu.com/98/index.htm

半表半里最初出现于《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世纶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对于半表半里是谁先提出、最早见于何处?历来争议不断,多数人认为是成无己先提出,理由是《伤寒论》记载是“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而成无己才明确提出“半表半里”。即“半在里半在外”,和“半表半里”不是同一词义。但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34.html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的推祟、理解和应用。1、主张错简重订的医家(1)喻昌与三纲鼎立说:喻昌研究《伤寒论》尊张仲景为至高,对自王叔和以降历代注家多有非议。而独对明代方有执一人颇赞赏,以为对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削去叔和《例》,大得尊经之旨”,尤其认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冠军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温病条辨》首方为桂枝汤,且桂枝用量倍于芍药,故颇受后人非议,认为目无法纪,自乱其例。其实桂枝汤在此不但用之得当,亦证明吴鞠通精究《伤寒论》始著《温病条辨》,而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也。 温病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339.html

川芎散_《普济本事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风眩头晕。山茱萸(一两) 山蓣 甘菊花(去萼梗) 人参(去芦) 茯神(去木) 小川芎(各半两)上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不拘时候,日三服,不可误用野菊。(庞先生方)...

http://qihuangzhishu.com/946/76.htm

伤寒论》湿篇跋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以风、湿、寒、暑四气为感症之大数,既自以《伤寒》着其论,以名其书,而不辨夫风、湿、暑之为病若何,即无以明己之独为伤寒设,于是又出类伤寒之论。首列 、次湿,次,若恪循风、湿、暑之,而汇为一篇。其所谓 者,即风家之专病也。《千金》云∶...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6.htm

伤寒论》_【中医宝典】

...《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 张仲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原则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急性热病与有关病证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1.html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病类。三阴三阳内连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4.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病类。三阴三阳内连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4.htm

的解释_诗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詩經的。作者至今仍無定論。齊、魯、韓三家詩及毛詩各自有序,現僅存毛詩。置於各篇篇首,解釋各篇主題的是小序。另有關雎序前的大,但說法不一。舊說以為自「風,風也」以下為大。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毛詩音義上。宋朝朱熹認...

http://hanwen360.com/c/339508.html

共找到26,4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