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物”,顾名思义是可以引发疾病或导致宿疾发作或加重的食物。客观地说,“发物”确实存在。但是,一种食物对于一种疾病是不是发物,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性的不同而确定,也就是说,需要根据中医辨证结果来确定是不是“发物”。 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
...故一旦发作,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引起高度重视。若鼻息肉、阿司匹林过敏和哮喘合并存在,则称为阿司匹林哮喘三联症(Samter’s Syndrome)。 药物诱发哮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有明确的用药史。 2.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天出现哮喘发作。 ...
...对待;视为 treat;regard;look upon 把她当自家人看待 国语辞典 對待。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不防事,哥哥看待我,比別人不同。」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我而今一乘轎子,抬到他家裡去,看他怎模樣看待我。」...
...促分泌素,此为“shunting假说”。支持该学说的研究结果为:①AIA患者鼻分泌物、尿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三烯的含量增高。②预先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药能部分甚至全部阻止阿司匹林诱发的哮喘。 2.其他药物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 (1)...
...复方茶碱片(内含司拉米酮和非那西丁)1片,20分钟后突然发生哮喘。 阿司匹林性哮喘综合征属于药源性支气管哮喘的范畴,应注意防治。阿司匹林哮喘的患者,禁用一切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如确定为药源性哮喘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及时吸氧,静滴...
...医药学界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患者应理智对待。 4月7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就非甾体抗炎药要求相关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加入“黑框警示”,就是其对药品不良反应深入认识的一个明确反映。那么,这一“黑框警示”意味着什么...
...有助预防皮肤癌及黑斑。但是医学专家也同时指出:“如果只是偶尔服用,就不能收到上述效果。” 据了解,每星期服用2粒阿司匹林长达5年的人,其患皮肤癌的几率可减少63%;1年内每星期服用8粒或以上阿司匹林,其患上皮肤癌的机会可减少90%。然而专家也...
...医护人员在抢救突发剧烈胸痛,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时,往往会向病人的口内放进一片“神秘”的白色药丸,并嘱咐患者咬碎后即刻咽下。那么,这到底是一粒什么药物?又起什么作用呢? 其实,所谓的“神秘”药丸就是一片300毫克的普通阿司匹林(非肠...
...防范癌前息肉发展成结肠癌的作用,但后来的研究显示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在防范癌症方面收效甚微。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癌症研究中心的主任雷蒙德·杜博伊斯表示,他认为上述工作小组的建议是合理的。他说:“我认为对于数民众而言,由于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
...5)停用β2受体激动剂。 (6)重度哮喘经严格治疗至少6个月还须排除静止状态下其肺功能本身的异常。 2.排除导致激素抵抗的某些因素 (1)患者为GSA但反应欠佳者:如用药依从性差、激素剂量不足或用药时间短、给药装置质量不佳、未能终止对致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