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止血,治金疮。 4.茯苓。"茯苓……今出郁州,彼土人及斫松作之。"说明壮族先民早已会种植茯苓。 5.桂、牡桂、菌桂。"牡桂……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出融州、柳州、交州甚良。""菌桂,味辛温,无毒,主目疾,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
...各有自己的功能,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没有什么表里之分。当内脏实体受损伤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功能失调时,就会引起疾病。由于壮医没有五行配五脏的理论,因此认为脏腑疾病也没有什么必然的生克传变模式。 骨(壮语称为"夺")和肉(壮语称为"诺")...
...考证,但从一器多用的角度看,它们完全可以作为早期的针刺用具。 对现存的壮医陶针的考证表明,其针形与《灵枢·九针十:二原》列于九针之首的镵针极为相似,陶针和镵针与原始社会的砭石最为接近。"九针"已是金属医疗用具,按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于...
...治。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补虚则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一、内治法 壮医内治法是根据壮医基础理论,配药组方,煎汤内服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首先审察病因,确定治法,然后按壮医用药原则选择药物,组成方剂。组方不过数...
...第一家壮医医院,一些县级民族医院也相继成立壮医科,2002年12月20日,广西壮医医院的开张则为壮药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临床场所。广西目前有超过3000名接受过培训的“壮医生”活跃在乡村山寨,2002年,广西中医学院首次招收壮医班本科生。目前壮...
...壮医药膳是在壮医药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美味食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壮医在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病因、体质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季节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疗。食补的原则为春升、夏清淡、...
...标志是壮医对岭南及壮族地区常见和多发的瘴、毒、蛊、痧、风、湿等病证的防治达到丁相当的水平。 一、对瘴病、痧病的认识 在这一时期,由于壮医理论的萌芽和医疗经验的积累、发展,使壮医对壮族地区多发病、常见病有了较明确、较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瘴病、...
...。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接骨。 【用法用量】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广西狗牙花 【拼音名】Guǎn?? Xī Gǒu Yá Huā 【别名】大驳骨、山狮子 【来源...
...了壮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培养了一批壮医药的医教研人才。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被中国中医研究院定为该院的民族医药基地。1990年以来,有10多名壮医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级称职人员通过审批。广西中医学院于2002年招收了壮医史、壮医硕士研究生和五年制...
...完整的壮医药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壮医药学专家黄汉儒主任医师著成《壮医理论体系初探》一文,于1995年5月下旬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在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中医学院主办的首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上宣读,首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