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_小学文言文_文言文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魏晋 小学文言文 文言文 主题相关 一毛不拔诗文类型小学文言文作者:邯郸淳(魏晋)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查看全文...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weijin-xiaoxuewenyanwen-wenyanwen.html

魏晋_小学古诗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魏晋 小学古诗 主题相关 七步诗诗文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作者:曹植(魏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查看全文......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weijin-xiaoxuegushi.html

明代_小学古诗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明代 小学古诗 主题相关 石灰吟诗文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咏物爱国励志作者:于谦(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mingdai-xiaoxuegushi.html

两汉_小学文言文_文言文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两汉 小学文言文 文言文 主题相关 叶公好龙诗文类型小学文言文作者:刘向(两汉)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lianghan-xiaoxuewenyanwen-wenyanwen.html

南北朝_小学文言文_文言文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南北朝 小学文言文 文言文 主题相关 杨氏之子诗文类型儿童小学文言文作者:刘义庆(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nanbeichao-xiaoxuewenyanwen-wenyanwen.html

明代_小学文言文_文言文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明代 小学文言文 文言文 主题相关 铁杵磨针诗文类型小学文言文作者:郑之珍(明代)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mingdai-xiaoxuewenyanwen-wenyanwen.html

元代_小学古诗_曲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元代 小学古诗 曲 主题相关 天净沙·秋诗文类型小学古诗秋天作者:白朴(元代)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查看全文... 查看目录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yuandai-xiaoxuegushi-qu.html

宋代_小学文言文_文言文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宋代 小学文言文 文言文 主题相关 读书要三到诗文类型小学文言文作者:朱熹(宋代辽朝金朝)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ongdai-xiaoxuewenyanwen-wenyanwen.html

先秦_小学古诗_诗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先秦 小学古诗 诗 主题相关 采薇(节选)诗文类型小学古诗思念作者:佚名(先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查看全文... 查看目录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xianqin-xiaoxuegushi-shi.html

四季饮食抗疲劳--秋季调养_【中医宝典】

...四季饮食抗疲劳 秋季调养 秋天是酷暑到严冬间的过渡时期,天气逐渐由热变凉,既是五谷收获之季,也是万物收敛之时。为顺应自然界这种变化,人们需要在饮食上进行适当调整。 中医的五行学说中,秋季应六气为“燥”。伴随着自然界万物水分蒸发、干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389.html

共找到44,3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