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是小儿腹泻发生的高峰期。小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少数孩子可持续20多天。个别病儿发生猝死...
...孩子腹泻时,护理很重要。孩子发生腹泻后,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给消化道休息的时间。在医生治疗开始时适当禁食,一般可禁食8至12小时,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这样可以代替静脉输液。 幼儿腹泻的内因是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发病后症状又较重,所以称为“小儿秋季腹泻”。 该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或伴不化食物,或夹有黏液。 验方一 处方 云苓9克,焦山楂6克,车前子9克,鸡内金5克。 主治 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用法 以上为2~5岁儿童...
...。(二)饮食调养法(1)控制饮食。轻症患儿适当减少乳食,或用米汤代替;重病患儿应禁食8~12小时,补给糖盐溶液,待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不要在夏季或小儿患病期间断奶。添加辅食时,应逐渐增加,品种不宜过多...
...1.消化道症状 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量增加,性质改变,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或是黏液脓血便。判断腹泻时粪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泻。人乳喂养儿每天排便2~4次呈糊状,也...
...继续给小儿喂养,尤其是婴幼儿母乳喂养,以防脱水。选用以下方法: A.ORS:本液体为2/3张溶液,用于预防脱水时加等量或半量水稀释以降低电解质的张力。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100ml;2~10岁服100~200ml;大于10岁的能喝多少...
...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也有由于不定时喂养,或由于食量过多过冷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均可以引起腹泻。如进食过多、过少、过热、过凉,突然改变食物品种等引起,也可由于食物、气候变化、肠道内双糖酶缺乏引起。 小儿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由病毒(...
...小儿患了秋季腹泻后,除了可以用西药治疗外,还可以用中药。对于用中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药店药师应该熟知。而且,对于防治小儿秋季腹泻的一些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
...小儿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儿腹泻,因多在秋季发病和流行,故称为“秋季腹泻”。临床多表现为腹泻、发热、不同程度的脱水等。血常规检验一般无明显异常,大便镜检以脂肪球为主。本病属中医“泻泄”的范畴。由于小儿身体稚嫩,气血未充,脏腑未实,脾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