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七七”,月经闭止,面斑,乳胀,周身不适,当属“内分泌失调”无疑。中医对这类患者的诊治,多从肾虚、肝郁入手,补肾疏肝,和阴阳,调气血。冯世纶老师临证,直接从六经、方证入手,取用经方治疗,每取捷效。 对辨六经、辨方证的再思考 先辨六经所属,...
...卫生部近日公布了全国25种乙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春季是肝炎的高发季节,其中小患者的病情大多比较重。我国是甲肝和乙肝的高发地区,孩子最容易罹患的也是这两种肝炎。 认识小儿肝炎 临床上,小儿肝炎以急性甲型肝炎为主,多为黄疸型,常伴有发热、畏寒...
...,白蔻仁10 g(后人),茵陈30 g,干姜IO g,炮附片IO g,水煎服。 3.淤血血热证 表现为较为明显的黄疽,小便自利,皮肤瘙痒,渴喜热饮,面色晦暗,或见淤斑,舌质红有淤斑或淤点。:。治宜活血凉血,可用:丹参20 g,赤芍15~20...
...幼儿园表演活动,活动量较大,也未见偏坠。纳食好,大便调,仍时有盗汗。初诊方加酸枣仁12克,7剂,水煎服。 体 会 水疝,相当于“睾丸鞘膜积液”、“阴囊水肿”等病,一般认为多因水饮停滞或湿热下注所致,经方五苓散为治疗常用选方。而在冯世纶老师的临证...
...例如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证治的辨证论治法则,与此同时,也就确立了六经病证的主方,而这正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主治方,辨证论治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反之,对主治方的运用,则又必须有辨证论治的观点,两者也不能截然分割。3.通治方通...
...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说明鼻渊可从胆经郁热论治,这是因为胆经经过鼻的缘故。大柴胡汤是胆经的主方之一,吾师治疗此证,常加谷精草、木贼、青葙子、辛夷花等味,疗效甚好。故笔者随证加谷精草、辛夷花,并合麻杏甘...
...草菅人命。你要牢牢谨记!我的一生就是在读书与实践中度过的”。的确,读书与实践(临证),二者不可偏废,是学习中医必须终生坚守的原则。 学医之初,通常是先读书、背书,打下基础,然后临证,这是大多数医家走过的共同道路。张珍玉先生说:“背诵原著,学习...
...简易培养袋的制备和研究(主要参加者)1982年卫生部甲级科技成果奖,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名医:时毓民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 •一.小儿治病重在健脾助运。 •二.小儿性早熟源于肾的阴阳失调。 证治经验:治疗小儿夏季热 医案 验方 •一、增...
...赵师的父亲赵友琴先生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救治了许多烂喉(疒丹)痧患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赵师的老师汪逢春先生擅长温病治疗,对烂喉(疒丹)痧有独到见解。现将二人辨治烂喉(疒丹)痧的经验分述于下,以备参考。赵友琴先生辨治烂喉(疒丹)痧的经验...
...1.主要特点 (1)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2)临床表现和一般再障相似,但病情严重,发展迅速。 (3)病程中常有黄疸、肝脾肿大。 (4)严重感染和大量出血是致死性并发症,发病与肝炎轻重、肝炎变化无关。 (5)肝炎起病至发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