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医宗金鉴》消风导赤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消风导赤汤【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 牛蒡子(炒,研)白鲜皮 金银花 南薄荷叶 木通各2.4克 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
...心脾胃经毒未降.热壅上焦口生疮.满口唇舌俱赤烂.独有牙龈不受伤.口疮之症.满口唇舌生疮.或黄、或赤、或白、而烂.独牙龈无恙者、即是也.其症多见于正收及收后.乃心脾胃三经火甚.余热未尽.而毒壅上焦.下必大便燥结.小便赤涩.治宜清利心脾之火....
...口疮 口疮是指以口腔内粘膜、舌、唇、齿龈、上腭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又称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又称口糜。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口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2-4岁的小儿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可...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心脾积热。 〖 治 法 〗 清泄心脾积热。 〖 方 名 〗 清热泄脾散。 〖 组 成 〗 黄连6克,山栀9克,黄芩6克,石膏12克,生地12克,茯苓10克,灯芯草3克。 〖 用 法 〗 水...
...淡竹叶6克,灯心1.5克,人乳汁(或牛乳)100毫升。先煎竹叶、灯心,取汁10毫升,点入乳汁中和匀。每日数次,不拘多少。本方适用于小儿鹅口疮、口舌生疮、小便赤湿、小儿夜啼等症。 口疮...
...口疮 砂仁火 存性为末,掺上即愈。又方硼砂(一钱五分) 寒水石(一钱) 黄柏 朱砂(各七分) 冰片(五厘)研细。先用苦茶漱净再吹。小儿口疮不能吮乳(蔡医传) 密陀僧末醋调涂足心。疮愈洗去。又方 小儿卧时,以醋调汤瓶内碱末,书十字两足心。...
...口疮是指口颊或唇舌边发生白色溃烂小泡、红肿疼痛,即口腔内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小的溃烂点,亦称“口破”、“口糜”。小儿口疮多由疳积所致,故又称“口疳”。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或虚火上炎所致。以下介绍两种治疗本病的药酒。其中...
...口疮者,心脾之火,多见于正没之时,皆因余毒未尽,留于上焦,必大便闭,小便赤,宜清利脾火,兼滑大肠为主。若乳上小儿之母,亦当服药,使乳清凉。...
...心脾胃经毒未降.热壅上焦口生疮.满口唇舌俱赤烂.独有牙龈不受伤.口疮之症.满口唇舌生疮.或黄、或赤、或白、而烂.独牙龈无恙者、即是也.其症多见于正收及收后.乃心脾胃三经火甚.余热未尽.而毒壅上焦.下必大便燥结.小便赤涩.治宜清利心脾之火....
...《冯氏锦囊秘录》导小赤散治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部,小便赤涩淋闭,肝下病痛。生地黄 木通 甘草(一方加黄芩)竹叶为引,水煎温服。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导小赤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冯氏锦囊秘录》导小赤散 治小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