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均有扼要注释。其注释参考采摭王冰等历代《内经》注家之精论、间附作者本人对《素问》研究之心得。书末附有冯承熙撰《校余偶识》一卷。现有《黄氏医书三种》本。...
...对的药效学筛选和研究。国家的中药筛选中心应当成为多中心分工负责、大网络统一协调、谁筛选谁受益的方式进行,最近科技部出台了《新药筛选知识产权分配草案》,相信会在新药的筛选中取得较大成果的。 2.2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识别[2] 中药复方是个...
...著述为主,反映了战乱年代整个社会对《孙子兵法》研究的重视。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大约成书于两宋期间的《十家孙子会注》,学界一般认为,此书就是存世的《十一家注孙子》。由于辑者将各家之说辑在了一起,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史料价值,因而成为后来研究《孙子兵法》...
...(1825-1872年)清代医家。字荄甫,又字甘伯,号石生。绩溪(今安徽绩溪)人。咸丰九年(1859年)举于乡,后捐升郎中,分发户部山西司。因中年多病,后弃仕从医。撰《黄帝内经素问校义》(1872年),对《素问》中某些字词、文句难解者予以...
...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探讨。虽然有些实验研究方法尚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但脾虚动物模型在不同时期促进了脾虚证本质研究的发展,是脾虚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摘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文/沈丽波,钱会南 ...
...名家的精华与特长。 【著作与成就】 汪氏生平著作较多,有《医学原理》13卷(1519),《读素问钞》3卷、补遗1卷(1519),《运气易览》(1519)、《伤寒选录》8卷、《补订脉诀刊误》2卷(1523)、《外科理例》8卷(1513)、《痘疹...
...这种对药进行科学考察和科学绘图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云南地方药材。本书仅见第一集,现有1945年昆明市石印本。...
...这种对药进行科学考察和科学绘图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云南地方药材。本书仅见第一集,现有1945年昆明市石印本。...
...□ 沈自尹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中西医结合是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正像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用试错的方法摸索前进。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是“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基础研究就是要挖掘与发扬中医的长处,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之一就是...
...研究《内经》病机理论而且对研究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