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第七十_《灵枢》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疫病在于预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疫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病之本,皆在于藏,其本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来内著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黄帝曰:去之奈何?蝴a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31.html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散 五苓散 桂苓丸 香薷丸 消毒丸 伤湿叙论 伤湿证治 肾着汤 渗湿汤 寒湿证治 麻黄白术汤 风湿证治 桂枝附子汤 风湿寒证治 防己黄汤 风湿温证治 白术茯苓干姜汤 暑湿风温证治 茯苓白术汤 葳蕤汤 君火论 五运论 五运时气民病证治 苓术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index.html

经络肢体病证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组成,经络贯穿其间,四肢的协调活动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躯体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经络肢体病证以肢体疼痛、麻木、活动受限或机能活动失调、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临床特征,其证候必然与经络相关,因经络广泛联系于表里内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9-0.html

中焦病证_【中医宝典】

...中焦病证 温热之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病变者为中焦病证。脾胃同处中焦,胃为阳土,脾为阴土,胃主燥以降为安,脾主湿得升则健。中焦病证常表现为阳明的燥化与太阴的湿化。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日晡益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0.html

上焦病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上焦病证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温热病的初期常表现为肺卫症状,属手太阴肺经。具传变有二, 顺传则发展为中焦病证,逆传则出现心包证。上焦病证主要是指温邪侵犯肺经及逆传心包的证候,也包括头面、胸胁等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6.html

寒热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热为八纲中鉴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 【寒热】 八纲中鉴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实质上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它们的具体症状,可参阅“寒证”、“热证”各条。辨别疾病的属寒、属热,对确定治疗有看重大的意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72.html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叙论 伤湿证治 肾着汤 渗湿汤 寒湿证治 麻黄白术汤 风湿证治 桂枝附子汤 风湿寒证治 防己黄汤 风湿温证治 白术茯苓干姜汤 暑湿风温证治 茯苓白术汤 葳蕤汤 君火论 五运论 五运时气民病证治 苓术汤 麦门冬汤 附子山茱萸汤 牛膝木瓜汤 川...

http://qihuangzhishu.com/627/index.htm

什么是阴阳失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临床上既用以阐释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的寒热虚实或真假的病证,也可用以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精血津液与气之间的互损性病证。从更广的意义上讲,由于阴阳概念可用以说明脏腑、经络、营卫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的相互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37.html

什么是阴阳失调_【中医宝典】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临床上既用以阐释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的寒热虚实或真假的病证,也可用以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精血津液与气之间的互损性病证。从更广的意义上讲,由于阴阳概念可用以说明脏腑、经络、营卫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的相互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5.html

经络肢体病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组成,经络贯穿其间,四肢的协调活动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躯体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经络肢体病证以肢体疼痛、麻木、活动受限或机能活动失调、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临床特征,其证候必然与经络相关,因经络广泛联系于表里内外,...

http://qihuangzhishu.com/76/111.htm

共找到39,4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