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味苦辛,性寒,属寒凉药范畴。地丁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外科常用于治疗疔毒、痈肿、无名肿毒、恶疮。经常与蒲公英、银花、连翘、菊花、赤芍、归尾等同用。 内科常配合银花、连翘、大青叶、元参、生地、丹皮、赤芍、黄芩、黄连,等用于瘟毒、疫...
...︰凡采得漏芦,细锉,以生甘草相对拌蒸之,从巳至申,拣出晒干用。【气味】苦、咸,寒,无毒。《别录》曰︰大寒。藏器曰︰有毒。杲曰︰无毒。足阳明本经药也。大明曰︰连翘为之使。【主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
...竹叶又名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属寒凉药范畴。竹叶有清热除烦,利尿渗湿的作用。心经有火,上焦实热而引致的心烦、失眠等症,可以竹叶配合豆豉、栀子仁等同用。 温热病热邪入心而出现神昏、谵语等症,可用竹叶配合莲子心、带心连翘、郁金、天竺黄、菖蒲、...
...,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此药服之,自然内消,乳汁通行。【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良久,吃热羹汤助之。【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漏芦散【处方】漏芦75克 蛇蜕(...
...蒲公英味苦,性寒,属寒凉药范畴。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外科常用于治乳痈、肠痈、疔疮、疖肿、痈肿不散等症。内科则多用于治疗热痢、瘟毒、腮腺炎、扁桃腺炎等。 蒲公英常与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大青叶、赤芍、元参、山豆根等同用。 据近代...
...忌食.即医家治麻.寒凉之药.亦不可骤用.夫麻初发热之时.而最忌寒凉之品者.盖恐冰伏麻毒.使毒瓦斯郁遏而不得出.而成内攻之患也.古人谓天气暄热.宜用辛凉之味.如黄连解毒汤之类.不知天时之暄热热气.岂寒凉之药所能解也.今若骤用寒凉.恐不足以解外...
...《本经》名野兰苦咸寒,有毒。《本经》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漏痹,下乳汁。发明 漏芦苦寒解毒,乃足阳明经药。《本经》治热毒恶疮,下乳汁,以其能利窍也。为消毒、排脓、杀虫要药。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盖咸能软坚,寒能解毒。故服之必大便...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千金漏芦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千金漏芦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千金漏芦汤【处方】漏芦(去芦)、麻黄(去根.节)升麻、赤芍药(生)、黄芩(去皮)、甘草(生)、白敛(净洗)、白芨...
...山豆根味苦,性寒,属寒凉药范畴。主要有泻火、解毒、利咽喉的作用。山豆根常用于治疗咽喉红肿疼痛。对于火热上炎,热毒上侵咽喉而致的咽喉红肿、疼痛、咽下困难等症,可用本品泻火清热、解毒消肿。 常配合元参、麦冬、银花、桔梗、甘草、薄荷、锦灯笼等同...
...上郡。今出近道亦有,疗诸 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之。今市人皆取苗用之。俗中取根,名鹿骊(力支切)根,苦酒摩,以疗疮疥。唐本注云∶此药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如箸许,有四、五瓣,七月、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蒿之类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