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心脏停搏5~10s可出现眩晕或晕厥,超过15s...
...预后 死亡率较高,抢救时间的早晚,是心肺复苏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脑复苏能否成功的关键。存活患者,仍多有精神心理及行为障碍。 对自缢行为主要是做好心理疏导,预防精神、心理及行为障碍。...
...心脏性猝死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在场的人员,必须立即给予及时抢救,病人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若超过6分钟仍未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将失去生存的可能。那么,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或现场的心肺复苏呢? (1)若发现冠心病患者突发晕厥,...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上午发生率增高的节律变化。上午发生率增高可能与病人此时体力和精神活动增加有关,心肌缺血、心室纤颤及血栓形成等危险性增高是上午易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原因。猝死发生前病人可无任何症状,甚至可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史。约半数以上...
...治疗效果不肯定,心率<60次/min可试用阿托品0.04mg/kg。假性电机械分离预后优于真性电机械分离,积极抢救有复苏可能。心电图呈等电位线预后最差,存活出院率仅2%~5%。 7.眼底变化 眼底血管血流缓慢或停滞,血细胞聚集呈点彩样改变,...
...氰酸盐。在洗胃过程中随时观察呼吸与心率变化,本典型病例当发现呼吸减慢,即终止洗胃,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不能因洗胃而耽误心肺复苏。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解毒药物并输入液体,尽快使毒性缓解和毒物排泄。解毒药物一般先用亚硝酸异戌酯或大剂量...
...病员呼吸心跳骤然停止时所采取的一切急救措施称为复苏术。鉴于复苏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病人神志和工作能力,不少学者主张把心肺复苏改为心肺脑复苏。复苏(Reuscitation)又称生命支持(Life support),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①初级...
...呼气的方法,取代老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于是这两个手法组成现代的基础生命抢救手法,也称为心肺复苏法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二、基础生命抢救手法(BLS)主要目的是保证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血。按照正规...
...西医治疗 本病征的治疗主要是指高危儿和曾有过呼吸停止或曾发生过SIDS而被及时抢救过来的婴儿(有称为 “几近死亡儿”)的治疗和监护。 茶碱治疗指征是6h内中枢性呼吸暂停长于15s,频发中枢性呼吸暂停(间隙短于15s)伴心动过缓,睡眠的10...
...甚至用心电示波器观察,这均会丧失抢救时机。(二)BLS的顺序及手法 根据197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1985年美国全国心肺复苏与心脏急救会议的决议文件,都主张按照英文字母A、B、C、D等来进行。A即气道(airway);B为呼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