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大疱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称火赤疮、天疱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初起小如苋实,大如棋子,燎浆水疱,色赤者为火赤疱;若顶白根赤,名天疱疮。俱延及遍身,掀热疼痛,未破不坚,泡破毒水津烂不臭。”本病以皮肤或粘膜上...
...)皮质类固醇激素:为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应尽量做到早期治疗,足量控制,正确减量,继用维持量。一般用量为每天80~120mg泼尼松。治疗1周后,如无明显疗效,应增加剂量,主要根据新发水疱数、水疱愈合速度和天疱疮抗体滴度来判断疗效。增加剂量...
...天疱疮细胞或棘层松解细胞,这类细胞量的多少与病情轻重相关。 3、活体组织检查 在病损附近,用口镜柄按揉起疱,然后切取该部位上皮及其下方组织。 4、免疫学检查 (1)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法直接法显示棘细胞层间的抗细胞粘接物质的抗体。 (2)血清...
...泼尼松(强的松),开始剂量每天为1~2mg/kg,分2~3次口服,皮疹控制7~10天可开始减量。逐渐减至最小维持量,并维持一定时间。 (2)氨苯砜:儿童类天疱疮多为全身泛发,氨苯砜不足以控制病情,因此很少用。 (3)免疫抑制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
...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基底膜带的自身抗体,主要是igg。免疫电镜示这种抗体结合在基底膜带的透明板推想本病是由于基底膜带透明板部位的抗原抗体反应,在补体参与下,吸引白细胞释放酶导致表皮下水疱形成。类天疱疮抗原(bp ...
...低于30mg/d后减量应慎重,直到每天10-15mg为维持量。对于严重天疱疮患者,可以选用冲击疗法和间歇给药法。即大剂量给肾上腺皮质激素至病情稳定(约需10周),逐渐减量至泼尼松30mg/d后,采用隔天给药或给3天药、休息4天的治疗。 3、...
...下疱但真皮内为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用1mol/lnacl裂解皮肤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本病荧光在分离皮肤的真皮侧,而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荧光在分离皮肤的表皮侧。...
...大疱性类天疱疮(hullous pemphigoid)为一多见于老年人的大疱病。疱壁较厚,不易破溃。组织病理为表皮下大疱。免疫荧光示基底膜带免疫球蛋自沉积。病程慢性,预后良好。 取有活动性皮损患者的末梢血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则示血循环中有...
...缓解交替发作,1/4患者可失明,偶有食管完全闭塞和口腔溃疡癌变报告。 结膜和口腔黏膜损害占60%~90%,患者鼻、咽、生殖器和肛门黏膜大约占25%,皮肤受累罕见,皮肤的泛发损害非常类似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皮损,但是时间短,且以瘢痕愈合、瘢痕形成...
...抗皮肤成分的自身抗体在疱疹性皮肤病中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寻常性天疱疮具有鳞状上皮细胞间隙抗体,类天疱疮具有基底膜带抗体。这种自身抗体无种属特异性。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皮肤活检组织,间接法可用以检测病人血清中的抗皮肤成分抗体。1.抗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