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_《理虚元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男子脾肾气虚,腰膝无力、目眩、耳鸣、形体憔悴、溏泄无度、饮食少进、步履艰难,似乎阴虚弱症而非也。何以之?曰∶不咳嗽,不内热、骨蒸,不潮热、吐红是也。然其脉必软缓微弱,虚寒之极。治法当回阳返本、健脾益胃、交补心肾为主,则寒谷阳回,万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lixuyuanjian5566/264-6-38.html

微脉()_《脉诀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细者,辄以微、细二字并称,是何其言之不审耶?轻取之而如无,故曰阳气衰;重按之而欲绝,故曰阴气竭。若细脉则稍稍较大,显明而易见,非如微脉之模糊而难见也。虽其证所患略同,而其形亦不可不。时珍云∶“微主久虚血弱之病,阳微则恶寒,阴微则发热。”自...

http://qihuangzhishu.com/690/32.htm

抽丝剥茧方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余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案 例 陈某,男,76岁。2010年3月10日初诊。 多年来失眠,腹胀,伴见纳差,时有心慌,发际生疮(湿疹),口不干,有口苦、大便干。舌苔黄腻,脉大。六经属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978.html

《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说 表里论 阴阳论 夏月伏 气 气之病证 脉 治法 血 吐血 咳嗽血 咯唾血 鼻衄 齿衄 舌衄 耳衄 肌衄 九窍出血 搔痒出血 便血 溲血 蓄血 脉法 治法 发热 气乖有三 气郁有七 潮热 恶寒 外感恶寒有四 内伤恶寒有五 寒热 诸中...

http://qihuangzhishu.com/603/index.htm

《医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说 表里论 阴阳论 夏月伏 气 气之病证 脉 治法 血 吐血 咳嗽血 咯唾血 鼻衄 齿衄 舌衄 耳衄 肌衄 九窍出血 搔痒出血 便血 溲血 蓄血 脉法 治法 发热 气乖有三 气郁有七 潮热 恶寒 外感恶寒有四 内伤恶寒有五 寒热 诸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bian/index.html

中暑条十一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记误。中暑条第六中暑吐泻后,汗多肢冷,舌润而黑,并不渴饮,此水极如火。宜用回阳救急汤,驱阴复阳也。此条全以舌为要,不可以舌黑而遽为热极。盖凡黑而焦者,果火极如水。今吐泻之后,汗多肢冷,症昭然。况虽黑而润,并不渴饮,的是水极如火,系...

http://qihuangzhishu.com/788/7.htm

疮_【中医宝典】

...辨证论治] 首先辨别阴阳。红肿热痛,发热急骤,脓稠臭秽,或伴全身发热者,为湿热证属阳;肿块坚硬,皮色不变,日久不消,或溃后脓稀淋漓,形体虚羸者,为寒湿属。其次要善恶。溃疡症轻,毒浅,体健者,多属善候;疮疡溃腐,久不收敛,脓水淋漓,恶臭难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11.html

春温条三十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凉血,连翘、菖莆、竹叶以清心营,甘草、粳米、石斛以养胃,庶不热灼津伤,而成全痉厥为要。春温条第六春温热不解,舌赤尖绛,神昏谵妄,口渴脉数,斑疹隐隐,此热传心营。宜用鲜生地,鲜石斛,鲜玉竹、元参心、连翘心,鲜菖蒲、竹叶、牛黄丸等味,清营透...

http://qihuangzhishu.com/788/4.htm

伏暑条二十八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阳虚之象昭然,故名牝疟。牝者阴之谓也。其用桂枝汤以护阳,柴胡汤以止疟,亦得仲景之妙义焉。伏暑条第十四伏暑先寒后热,汗出则解,超时再寒,舌白脉弦,此名疟。宜用小柴胡汤加草果、知母、乌梅、杏仁、蜀漆等味,两清太阴、少阳也。凡疟来先寒战而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5-2.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𠀤音辯。《說文》判也。《廣韻》別也。《易·乾卦》問以之。《禮·學記》離經志。《註》,謂考問得其定也。《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註》,謂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又《韻會》牀䏶足...

http://hanwen360.com/k/8FA8.html

共找到81,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