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心肺复苏_儿科急症处理_【中医宝典】

...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博动。 2、若脉博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4、心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225.html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本病预防重于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围产期窒息发牛,要不断提高产科技术,及时处理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生后窒息婴儿要及时复苏,以减少hie发生。 一般认为,如经过综合复苏措施,抢救20分种仍然不恢复自主呼吸或apgar评分仍低于1分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370.html

孕晚期如何自我监护_【中医宝典】

...阶段自我监护尤为重要,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按时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二、多吃营养丰富菜肴,尤其要注意摄入蛋白质、钙、铁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三、孕期汗腺分泌旺盛,要勤洗澡、勤换衣。要洗淋浴,不洗盆浴。每天清洗外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2556.html

危重病人呼吸监护_《急诊医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50mmHg),或两者兼并存在,即为呼吸衰竭。呼吸监护病房危重病人以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急性肺功能不全最多见,两者常需依赖辅助通气挽救生命。肺水肿病人亦常需监护,除了急性左心室衰竭...

http://qihuangzhishu.com/1004/335.htm

新生儿窒息预防_新生儿窒息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预防措施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特别对高危妊娠及高危新生儿必须加强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分娩母儿健康或尽量减少发生窒息因素,临产时慎用麻醉药或催产素等; (2) 加强胎儿监护,避免和及时纠正...

http://jb39.com/jibing-yufang/CaoMi265674.htm

小儿肺栓塞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小儿肺栓塞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西医治疗 1.内科治疗 (1)一般处理:对高度疑诊或确诊PE患儿,应进行严密监护,对大面积PE可收入ICU病房;为防止栓子再次脱落,要求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对于有明显烦躁患儿适当镇静;胸痛者可给止痛剂;对于发热、咳嗽症状...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XiaoErFeiShuanSe263085.htm

孕妇怎样自我监护胎儿_【中医宝典】

...,无奈商务缠身,很难抽出时间专程到条件较好市医院去帮阿玲排队候诊。现在,阿强十分担心阿玲会由于过度劳累而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或导致意外,于是他想起了我这做医生老同学,故特意打来电话询问我:孕妇能否自我监护胎儿?如果可以的话,又该如何监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214.html

预防_《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预防重于治疗,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立即为产妇供氧,并准备新生儿复苏和供氧。新生儿出生后宜平卧,头部稍高,少扰动。(一)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胎儿心率,定时测定胎儿头皮血pH和血气,发现宫内窘迫须及时给氧及静注葡萄糖等药物,并选择最佳...

http://qihuangzhishu.com/976/54.htm

小儿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小儿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不同,但一期复苏方法并无区别。复苏开始无需强调病因诊断,可待一期复苏成功后,再进一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在现场急救缺少药物、器械条件下,基础生命支持ABC是指:A——开放呼吸道,B——口对口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 (1)通畅呼吸道(...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XiaoErXinBoHuXiZhouTingYuXin262967.htm

心肺脑复苏_《基础护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脑水肿。④二氧化碳蓄积,渗透压升高,加重脑水肿。四、心肺脑复苏步骤对心肺脑复苏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层次分明,确实有效。(一)基础生命支持阶段(ABC)1.保持气道通畅(Airway)将病人头后仰,必要以手托下颏,而不使颈部向后过伸...

http://qihuangzhishu.com/1009/143.htm

共找到916,6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