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述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医药经过较长时期知识的积累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具有民族及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的雏形。在学术上具有与中医及其他民族医药(如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不同的特点,即地方民族特色。它不是某个壮医个人创造的,而是无数壮医及人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14.html

医专家覃保霖_【中医宝典】

...覃保霖,男,壮族。生于1922年,广西柳州市人。家传壮医。中南军政大学文教研究班毕业。现为柳州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壮医副主任医师,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壮医、中医临床医疗及研究工作,用壮医诊疗技法为群众防病治病。曾在柳州市创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81.html

治痈疽疮肿刺法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钱大,可日夜之,不限饼数,仍服五香连翘汤,及铁浆等攻之。凡痈疽始发,或小或大,或如米粒,此皆微候,急须攻之,若无医药处,即当头百,一方云∶七八百,其大重者,四面,及中央,二三百,亦宜当头,以火针针入四分。凡疽猝着五指筋急,不得...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606.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moxacone] 指艾炷中的计数单位。每一个艾炷,称为一 指艾炷。如大壮,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 壮族的省称 [Zhuang nationality]。原作“僮”...

http://hanwen360.com/x/58EE.html

第二章第二节巫文化与医药的关系(2)_【中医宝典】

...壮族地区的巫风仍有所遗存。巫文化对壮族医药的影响 , 先是巫医合一 , 后是医巫并存 , 最后医盛于巫。古时巫分巫婆和魔公 , 主家有病痛或灾难 , 请巫婆和神对话 , 问明病灾的原由 , 再择吉日请魔公举行法事 , 杀畜禽敬祭 , 劝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59.html

诸病法_《寿世保元》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乳根在正直乳下。容一指许。骨间陷中。但妇人则屈乳头度之。乳头齐处是穴。艾炷如小麦大。。男左女右。火到即瘥。只是三。不可多。一论呃逆咳逆。气海三五。气海直脐下一寸半。一论疟秘法。无问新久。令病患仰卧。以线量两乳中间。折其半。...

http://qihuangzhishu.com/572/374.htm

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两头尽处量穴,时随年多,累效。”近代《中国针灸学》等列作经外穴,名痨。即以足中趾尖经足心至腘窝横纹之长为度,自鼻尖向后沿正中线量至脊背尽处标点,此点旁开半口寸处是穴。主治虚劳盗汗,咳嗽,咳吐脓痰,面黄消瘦,神疲乏力等。艾炷3-...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159.htm

第二章第四节壮族民俗特色与医药的关系_【中医宝典】

...追根溯源 , 探讨其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壮族医药与壮族地区的民俗有密切的关系 , 如前所述 ," 信鬼神 , 重淫祀 " 是壮医巫医合一或医巫并存的根源。此外断发、文身、服色尚青、鼻饮、喜食生猛、居干栏、捡骨重葬等民俗 , 亦与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2.html

壮族医药概论_【中医宝典】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医壮药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期便萌发了壮医药,居住在广西地区的壮族先民们,为了生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86.html

药线点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cm。 2.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煤油灯火(酒精灯、蜡烛等均可)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3.施灸将有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火星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一般一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33.html

共找到63,1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