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综合研究的专著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抉取古今有关四诊论述编纂而成。着重指出不但同样重要,而且互相关系,既不偏于切脉,也不忽略、闻、问三望诊详论神气、形色、颜面、五官、苗窍、齿、项、爪甲等各种形色变化,并附小儿指纹的特殊观察方法。闻中指出听声审音,可察盛衰存亡,并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3.html

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形态望诊微脉微甚胃、、根闻问诊屋漏脉五决五脉五色五色诊五色主病五邪脉息粗息微细脉虾游脉夏洪夏应中矩先别阴阳弦脉斜飞脉腥臭气嗅气味虚脉偃刀脉阳绝移指阴搏阳别阴绝鱼翔脉语重浊乍疏乍数谵语长脉真脏脉真脏色诊尺肤诊法胸腹虚里指纹正色郑声...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izhen-2717.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望诊、闻、问诊和切诊等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53.htm

变色法相参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望诊之法.有天道殊.有人事变.故凡欲知病色.必先知常色.欲知常色.必先知常色之变.欲知常色变.必先知常色变中变.何则.饮酒者脉满络充.故目红息粗而色赤.肝浮胆横.故趾高气扬而色青.食入于阴.气长于阳.故饱食者.血华色而益泽.饥则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20.html

合参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人。自古至今,感叹庸医杀人者,又岂少耶! 3、合参是认识疾病的过程西合参,是完成认识的需要。诊断一个病或证,是一个认识过程,证或病是属于概念,它已不是感知,而上升到理论性认识。、闻、问、切取得的诊断资料,是感性的、片面的材料,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4.html

形态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望诊内容之一。形指体形,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态是动态,包括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从形态可知病者的体质,发育及营养状况,并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angxingtai-1394.html

要注意什么?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是胃气上蒸而生。正常人有一层薄白苔,不干不湿,不滑不燥,这是胃气正常的表现。如脏腑有病,胃气挟病邪气上蒸,其苔色即可发生改变。观察舌苔的异常变化,是舌的重要内容。 临床上常见的舌苔,大致可分为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种,现分述于下: ...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72.html

望色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郑氏各为五言诗八句,提要钩玄,极便悟记。望诊一般是神气,察颜色、定部位,并宜审形窍而察全身。清代石寿棠《医原》论望诊较全面而扼要,尤重望神气。其说谓:“《经》曰:望而知谓之,必能以我,会彼。夫人神气栖于二目,而历乎百体,尤必统...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23.htm

中医理论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阴阳理论 望诊 望诊全身望诊-望色 望诊全身望诊-望神 望诊全身望诊- 望诊全身望诊-望形 太极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痰热壅肺-肺与大肠病辨证 痰湿阻肺-肺与大肠病辨证 天干 天津中医药大学2009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lilun-728-1.html

察颜观舌识健康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诊是中医的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舌象更具有特色。 舌象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舌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轻重。 面色 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这是健康的面色。当然,由于遗传、体质、年龄、职业的不同,正常面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668.html

共找到861,5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