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书》,曰《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曰《秦并六国》,曰《吕后斩韩信前汉书续集》,曰《三国志》,每集各三卷(《斯文》第八编第六号,盐谷温《关于明的小说“三言”》),今惟《三国志》有印本(盐谷博士影印本及商务印书馆翻印本),他四种未能见。其《...
...目录 《中国药典》槟榔四消丸(水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槟榔四消丸(水丸)【处方】槟榔200g 大黄(酒炒)400g 牵牛子(炒)400g 猪牙皂(炒)50g 香附(醋制)200g 五灵脂(醋炒)200g【性状】为...
...(《普济方》) 【配方】生附子(不去皮)一两一枚,皂角刺二十一根。 【制法】上细剉二处,用好酒二瓶,入上件药,慢火煨候干至半瓶,却合作一处。密缚泥头,经二宿。一方加黑豆一合。 【主治】痛风,妇人血风,身上瘙痒。 【用法】每服一盏,温服,无...
...宣阳里三人者。皆善书画。崔圆使绘斋壁。虔等方悸死。即极思析解于圆。遂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后数年卒。〔萧氏(炳)四声本草〕宋志四卷 佚掌禹锡曰。四声本草。唐兰陵处士萧炳撰。取本草药名每上一字。以四声相从。以便讨检。凡五卷。前进士王收撰序。〔...
...及阑尾、回盲瓣、升结肠、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小肠、肘、膝、肩、喉与气管及食管、内耳迷路、肋骨、鼻、眼、耳、失眠点等反射区。 2.拇指点按法伸直拇指,其他四指弯曲后紧贴于拇指掌面,用拇指指端或指腹垂直用力点按于施术区域上。着力点...
...两手上下俱搭不着者,谓之发背。(《理例》)陈实功曰∶肩下脊上痈疽者,乃脾经蕴积膏粱热毒所致。肿形根脚不过两肩者为顺;如肿平坚硬,渐大渐开,攻注两肩胸项,肿而不定者危。(《正宗》)《心法》曰∶上搭手生于脊骨第三节旁。中搭手生于脊骨第四节旁开三...
...凤洲作。”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明太仓(今属江苏)人,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5〕 关于王世贞撰书“以杀其仇”,传说不一。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谓王忬家藏《清明上河图》,“严世蕃强索...
...古今医统。医学快捷方式。居京邸求医甚众。即贵显者。不能旦夕致。授太医院官。〔万氏(全)素问浅解〕未见按上见于痘疹世医心法自序。罗田县志曰。万全字密斋。精医。治病全活甚多。着有保命歌括。养生四要。育婴家秘。广嗣精要。痘疹启微。行世。〔徐氏(渭)...
...(《防风(去叉)、附子(炮裂去皮脐)、续断、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各四两。 【制法】上一十一味,除金牙外,并细剉,盛以绢囊,清酒五升渍之,密泥器口,夏三宿,冬五宿酒成。其金牙别捣为末,别以练囊盛,内大囊中。 【主治】肉苛肌肉不仁,遍身 ...
...去满.浓朴治痞.(此二味治无形气药也) 大黄泻实去热.芒硝润燥软坚.(此二味治有形血药也.仲景原方.只此四味.)按仲景大承气汤原无甘草.至宣明三乙承气汤.用枳朴硝黄甘草生姜.而甘草分量倍于上四味.六要方又加大枣.(经云.转药孰紧.有芒硝者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