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信:徙木立信_法家_【文学360】

...据《史记·商君列传第八》记载,“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由此商鞅得到民众信任,得以顺利实施变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34.html

六韬·龙韬·农器例证

...初期,秦国还是一个经济落后、国力虚弱国家,被东方各诸侯国视为“蛮夷”之邦。秦孝公即位后,决定改变秦国落后面貌,变法图强,于是发布求贤令,招聘人才。商鞅就在这时候来到秦国,宣传“强国之术”,指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因此得到秦孝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194.html

一言为重百金轻。全诗赏析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商鞅》 原文如下: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赏析 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商鞅就很讲信用,以一言为重,以百金为轻。你们这些变法反对派怎能随便指责商鞅呢...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44.html

王安石变法影响_政治家_【文学360】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效果,使豪强兼并高利贷者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级官员、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而乡村上户地主下户自耕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41.html

韩非子·氏译文及注释

...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二人主张已够正确了,但是肢解吴起,车裂商鞅,又为什么呢?为的是大臣苦于法令而小民憎恨社会安定吁。当今之世,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比秦、楚坏风气还要严重,而君主义没有楚悼王、秦孝公那样...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113.html

韩非子·定法译文

...问话人说:“申不害商鞅,这两家学说哪一家对治理国家更急需?” 韩非回答他说:“这是不能比较。人不吃饭,十天就会饿死;在极寒冷天气下,不穿衣服也会冻死。若问衣和食哪一种对人更急需,则是缺一不可,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条件。现在申不害...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143.html

目的解释_目的意思出处_汉语词典

...purpose;aim;goal;objective 行动努力最终要达到地点或境界 最终目的 奋斗目标 目的在于完全掌握这门学科 国语辞典 想要達到目標。 如:「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http://hanwen360.com/c/322654.html

法家思想核心_法家_【文学360】

...商鞅韩非。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在先秦诸子诸家当中,唯独法家思想,是必须献出性命来实践,流出鲜血来祭奠,是血染思想。这里面流血、付出生命,不但有当时许多有罪或者无辜贵族贫民,还有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比如商鞅韩非。 反对...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01.html

法家思想主张_法家_【文学360】

...反对礼制: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礼”。他们认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政治利益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正确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礼制则是落后,不公平。 法律作用:第一个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99.html

变法解释_变法意思出处_汉语词典

...指历史上对国家法令做重大改革 try different ways and means;political reform 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国语辞典 改變原有法令規章制度。 商君書.更法:「今吾欲變法以治,更禮以教...

http://hanwen360.com/c/23700.html

共找到917,0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