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康农、张友松编辑,上海春潮书局发行,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创刊,一九二九年九月停刊。 〔8〕Anatole France 阿那托尔·法朗士(1844—1924) 法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波纳尔之罪》、《黛依丝》、《企鹅岛》以及文学评论集《文学...
...。 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艺理论家。曾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大学教授。著有《近代文学十讲》、《出了象牙之塔》、《文艺思潮论》等文艺论著多种,主要介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美文学和文艺思潮。 〔2〕本篇最初印入《苦闷的象征》...
...贼。” 杜荃(郭沫若)在《创造月刊》二卷一期(一九二八年八月)所载《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中,说鲁迅主张“杀尽一切可怕的青年”,“于是乎而‘老头子’不死了。” ...
...克微支所作短篇小说。它的白话译文曾载《新青年》月刊第五卷第四号(一九一八年十月十五日)。 〔4〕显克微支(H.Sienkiewicz,1846—1916) 波兰作家。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反映波兰农民的痛苦生活,以及波兰人民反对异族侵略的斗争。...
...【注解】 〔1〕《思想·山水·人物》 日本鹤见祐辅的杂文集。原书于一九二四年由日本东京大日本雄辩会社出版,共收杂文三十一篇。鲁迅选译了二十篇,其中十三篇(包括序言)的译文在收入单行本之前,曾分别发表于当时的报刊(《北新》周刊、《北新》半月刊...
...病院。愈后结婚,家庭是欢乐的。但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因肺炎死在巴黎了,是《休战条约》〔5〕成立的前三日。 他善画,能诗。译在这里的是“Le Bestiaire”(《禽虫吟》)一名“Cortége d’Orphee”(《阿尔斐的护从》)〔6〕...
...《幸福》译者附记〔2〕 阿尔志跋绥夫(Mikhail Artsybashev)的经历,有一篇自叙传说得很简明: “一八七八年生。生地不知道。进爱孚托尔斯克中学校,升到五年级,全不知道在那里做些甚么事。决计要做美术家,进哈尔科夫绘画学校去了...
...故事》,后经杨臣诤增订,改题今名。全书用四言韵语写成,每句一故事,两句自成一联,按通行的诗韵次序排列。 〔14〕据作者一九三五年九月八日写的《给〈译文〉编者订正的信》(现编入《集外集拾遗补编》),这个被译为“头儿”的字,源出犹太语,应译为“...
...发表《爱国运动与求学》一文,主张救国必先求学,企图使学生脱离爱国运动。 〔3〕一点异议 鲁迅在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九日致徐炳昶的信(见《华盖集·通讯》)中指出:“前三四年有一派思潮,毁了事情颇不少。学者多劝人踱进研究室,……乃是他们所公设的...
...《百喻经》校后记〔1〕 乙卯七月二十日,以日本翻刻高丽宝永己丑年本校一过,异字悉出于上,多有谬误,不可尽据也。 【注解】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于一九一五年七月二十日。原在鲁迅自藏《百喻经》校本后,无标题、标点。 《百喻经》,全名《百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