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一书中。因窦氏擅用此八穴而名声渐起,故后世又称此八穴为“窦氏八穴”。在窦汉卿《针经指南》中详细介绍了八穴的位置、经络所属、取穴方法及临证应用范围,对八脉交会穴在后世的流传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八脉是指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维、...
...数脉一名,或不同脉有部分的概念含义交叉重复,一脉而有不同含义说解等等都所在有之。另外,《内经》有一部分脉为后人所不道,亦有与后世台义方法不同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学术在形成与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无足深怪。但当我们在研究《内经》脉法...
...德川光国 之所以能开创独树一帜、颇有成就的水户历史学派,是和朱之瑜多年的教育、熏陶分不开的。 朱之瑜在日执教,对水户藩和加贺藩影响最大。安积觉、今井弘济、小宅生顺等都是经德川光国介绍对朱之瑜执弟子礼的。加贺藩主前田纲纪也很敬重朱之瑜,执...
...肤见所得,系之于后编为是书,名日《脉学辑要》。所以他的书是法古而又及于今的,除去对寸口脉不分三部以配脏腑,以及他提出的“已有此证当诊其脉、以察其阴阳表里虚实热寒而为之处措,安可以万变之证预隶之于脉乎”的观点以外,与后世脉法的区别不是很大的,...
...吕不韦之编《吕氏春秋》等。士的地位空前提高,推动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当时诸子并起,代表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他们议论时政,阐述哲理,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暴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
...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
...脉诊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等问题,是脉学中的一个学术色彩很浓的临床实际问题。对此在脉法的起源形成阶段亦即古代脉法阶段,已于有关各专题叙述过了。这里主要就《脉经》或说《脉经》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做一专题的讨论。 脉法出自医经家,见于《...
...丛刊·医案医话类·二[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3:111. [14]龚维义.东传的新安医籍及其影响略考[A].安徽省新安医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6:24~27. [15]项长生.浅谈新安医学特色[A]....
...秦汉是中国药物与方剂及其学术体系奠基的时期。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药物与方剂所涉及的领域大大开拓。以《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方药及其理论最有代表性。它们分别被后世誉为“本草学经典”和“医方之祖”,对秦汉以前的方药及其...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